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和盟委2025年第 1 次(扩大)会议暨全盟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坚持就业优先,提升就业质与量,破解结构性矛盾。强化“四业协同”,优化“两个体系”,精准推进政策落实。
2025年目标: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2300 人以上,失业人员与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0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就业友好型模式
1.产业与就业协同:围绕“一核三重”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就业带动力,同步开展岗位创造与失业风险评估。
2.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培育“七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新增就业岗位 800 个以上。
3.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挖掘文旅就业岗位,开拓第三产业就业岗位 1500 个以上。
4.提升农牧产业带动能力:开发适合脱贫劳动力等就业岗位,培育新型牧业经营主体。
5.壮大新业态就业群体:引进培育互联网平台企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6.建立“行业 + 就业”机制:强化产业与就业协同,落实岗位联合征集归集机制。
(二)强化企业用工保障,扩大市场化岗位供给
1.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落实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2.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优化惠企政策,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
3.实施企业用工保障计划: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活动,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
(三)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强化教育就业联动发展: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岗位适配度,培训 300 人。
2.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直接补贴企业培训补贴资金,指导企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
3.提升技能培训质效: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 1100 人以上,培育培训品牌。
4.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选树培育“锡林郭勒工匠”,推荐高技能人才,落实新八级工制度。
5.组织特色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全盟大赛,鼓励开展各类竞赛,推荐“盟级技术能手”。
(四)优化创业生态环境,培育多元化就业渠道
1.推动打造创业园:落实“创业锡林郭勒行动”,力争 2025 年建成 1 处公办创业园。
2.优化全链条创业服务:构建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开发征集创业项目不少于 100 个。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快办模式,扩大发放规模,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五)聚焦重点群体,优化就业支持体系
1.落实高校毕业生考录招聘政策:放宽高校毕业生报考条件,稳定公共岗位招录规模。
2.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率,开发见习岗位。
3.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扶持退役军人就业,鼓励到基层和中小学任教。
4.促进牧区劳动力就业: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引导牧民参与工程建设。
5.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落实就业帮扶机制,纳入援助范围,提供个性化援助。
(六)强化数字赋能,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1.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打造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举办竞赛和培训。
2.夯实就业公共服务基础:优化服务机构设置,推行“大数据 + 铁脚板”服务模式。
3.搭建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用好线上求职招聘平台,健全“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
4.拓宽就业服务渠道: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开展就业供需对接活动。
5.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监察行动,加强用工指导,完善工资决定机制。
6.强化失业风险防范:密切关注就业影响,扩大监测样本企业,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强化支撑保障:统筹使用资金,整合基层人员力量。
3.强化宣传引导:宣传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营造良好氛围。
4.强化调度问效:完善监督机制,开展月调度、季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