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锡林浩特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
索引号:01166760-1/2022-00020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自然资源局 | 信息分类:总结公报 \ | ||
概述:锡林浩特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
成文日期:2022-02-08 00:00:00 | 公开日期:2022-02-08 00:00:00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锡林浩特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2年 2月7日)
锡林浩特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锡林浩特市自然资源局
锡林浩特市统计局
2018年9月,锡林浩特市按照国务院、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统一部署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国家确认的数据。全市“三调”全面采用国家提供的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按照国家统一的分类标准、规程、规范,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国家最终核查确认。历时3年,先后动员100多人员参与调查,汇集了68553个调查图像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市国土利用状况。
现将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21872.80公顷(32.8092万亩)。其中,水浇地13131.22公顷(19.6968万亩),占60.03%;旱地8741.58公顷(13.1124万亩),占39.97%。耕地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万亩基地和南部的国有牧场。杭盖街道办事处、白银库伦牧场、毛登牧场、白音锡勒牧场耕地面积较大。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6673.16公顷(25.0098万亩),占全市耕地的76.23%;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196.89公顷(7.7953万亩),占23.7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75公顷(0.0041万亩),占0.01%。
二、园地31.46公顷(0.0472万亩)。其中,果园29.50公顷(0.0443万亩),占93.77%;其他园地1.96公顷(0.0029万亩),占6.23%。园地主要分布在宝力根街道办事处、杭盖街道办事处、南郊街道办事处、宝力根苏木。
三、林地39853.25公顷(59.7798万亩)。其中,乔木林地4598.49公顷(6.8977万亩),占11.54%;灌木林地23487.63公顷(35.2314万亩),占58.93%;其他林地11767.13公顷(17.6507万亩),占29.53%。林地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和浑善达克沙地中。白银库伦牧场和白音锡勒牧场中林地面积最大。
四、草地1303474.52公顷(1955.2118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295565.19公顷(1943.3478万亩),占99.39%;人工牧草地4336.74公顷(6.5051万亩),占0.33%;其他草地3572.59公顷(5.3589万亩),占0.28%。草地主要分布在各苏木镇场。
五、湿地69343.70公顷(104.0156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3个二级地类。其中,灌丛沼泽111.03公顷(0.1666万亩),占0.16%;沼泽草地6206.92公顷(9.3104万亩),占8.95%;内陆滩涂63025.75公顷(94.5386万亩),占90.89%。湿地主要分布在阿尔善宝拉格镇、宝力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白音锡勒牧场。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281.33公顷(27.4220万亩)。其中,城市用地5965.59公顷(8.9484 万亩),占32.63%;建制镇用地124.19公顷(0.1863万亩),占0.68%;村庄用地3149.98公顷(4.7250万亩),占17.23%;采矿用地8926.34公顷(13.3895万亩),占48.8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15.23公顷(0.1728万亩),占0.63%。
七、交通运输用地10186.67公顷(15.2801万亩)。其中,铁路用地1541.98公顷(2.3130万亩),占15.14%;公路用地3279.72公顷(4.9196万亩),占32.20%;农村道路5165.27公顷(7.7479万亩),占50.70%;机场用地180.25公顷(0.2704万亩),占1.77%;管道运输用地19.45公顷(0.0292 万亩),占0.19%。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02.35公顷(7.6535万亩)。其中,河流水面1358.87公顷(2.0383 万亩),占26.63%;湖泊水面1962.79公顷(2.9442万亩),占38.47%;水库水面273.03公顷(0.4095万亩),占5.35%;坑塘水面1421.36公顷(2.1320万亩),占27.86%;沟渠69.24公顷(0.1039万亩),占1.36%;水工建筑用地17.06公顷(0.0256万亩),占0.33%。水域主要分布在阿尔善宝拉格镇、宝力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白银库伦牧场、白音锡勒牧场。
“三调”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三调”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全市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压实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草原、林地、湿地等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重要门户”、“一个草原文化旅游假首选地”的战略定位。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规划,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继续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大力推广节地模式。
“三调”成果是锡林浩特市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要加强“三调”成果共享应用,将“三调”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要加快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推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