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标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01166760-1/2023-00001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
概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成文日期:2023-03-11 17:01:04 公开日期:2023-03-11 17:01:04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3-11 17:01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2日在锡林浩特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布仁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盟行署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依靠全市各族群众,主动投身大战大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22年是历经重重挑战、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一年。

  我们沉着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全力以赴抓运行、强投资、稳增长,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量增质优的局面更加巩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工业增加值增长7.7%,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超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7%,总量、增量均居全盟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总量继续稳居全盟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增长3%,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农牧业加快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1.35万亩。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完成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减羊增牛”战略有序实施,引进良种肉牛420头,新增肉牛核心群2群,牧业年度牛存栏13.42万头、羊存栏108.44万只,牛羊存栏比优化至1:8。出台草饲羊产业扶持政策,大庄园纳入草原羊追溯工程。新建谷饲羊基地2处、饲养规模超26万只。全年加工生态肉羊158.8万只,本地羊源就地加工量同比增长31%,精深加工率达70%以上。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构建乌珠穆沁羊联合育种体系,新建黄牛冷配站点37处、完成冷配3.1万头,黄牛良改比重、繁成率分别提高到97%和85%;推进优质牧草培育扩繁,300亩羊草种田、3000亩羊草扩繁基地建设全面完成。现代马产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马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牧业年度马存栏增长12%、优质马种占比50%以上。“锡林策格”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举办首届马产品推介会暨草原育马杯赛马大会,马产业发展中心成功当选中国马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白音锡勒“中国马都玩马俱乐部”挂牌成立。奶业振兴计划全面落实,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12家奶制品生产企业入驻园区,9家企业纳入民族奶食品加工标准化试点,3家企业获得“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授权,乳品年加工能力超3500吨。

  工业加速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工业经济总量预计突破340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0.2%和62.4%。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发放助保金贷款超亿元,伊鑫牧业、神华电厂实现提限纳统。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获批新能源项目117.6万千瓦,蒙能5.97兆瓦光储电站并网发电,泰富100万千瓦风电、智跃20兆瓦分散式风电等重大支撑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总量进一步提升,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2.4%。远景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联动天翼储能电池组装、泰富共享储能站、天顺塔筒等“补链”项目有序推进。中材叶片完成升级改造,获批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明阳电气、海装风电获自治区绿色工厂认证。斩获全盟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半数以上订单,加工量超1400台套,基本实现风电装备产业主要大部件本地化生产。泰富、京能总部经济项目加快推进,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整体迁锡,全盟新能源运维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巩固传统能源产业,大唐东二矿复工复产取得实质性进展,5家能源企业完成年度节能技改。煤炭产量达4700万吨,电力、石油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4%和41.4%。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兴建、家鹏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废弃采坑生态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力促进开发区扩容提质,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破题起步,区域评估进入收尾,蒸汽管网投入使用,雨污配套、输电线路迁改、绿化亮化美化、园区道路升级等工程稳步推进。成功盘活2家沉寂10年以上“僵尸企业”和1家停产企业,预计园区规上企业产值、税收分别突破200亿元、10亿元,增长率均超30%,亩均产值达140万元、是全区平均水平2倍。

  现代服务业稳进提质。新增市场主体5421户、注册资本56亿元,分别增长21%和13%。2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外法人企业完成属地注册。《锡林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完成,马都不夜城投入运营,白银库伦草原火山景区项目正式启动,南山体育公园、千里马道、千里草原风景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首放、那达慕风情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精彩承办自治区第32届旅游那达慕、万里茶道·2022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成功举办2022锡林郭勒草原祈福迎新年、首届奶酪文化节等20余场文旅活动,“旅游+马文化”加快融合发展,全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亿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络零售总额突破8亿元,增长20%,占全盟比重60%以上。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货运量超23.6亿吨,年产值达675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和11%。

  ——2022年是坚持共建共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一年。我们坚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公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集聚强心、一带润城、两轴延展、三区联动、多点绽放”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基本确立。实施城市建设更新工程,完成投资21.8亿元、增长34%。实施平房区环境改善574套,改造老旧小区84个,受益群众超1.5万人。升级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贯通断头路3条。提档升级4个城市公园,新建3个微型公共绿地和3个特色“口袋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超4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2%,“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生活圈基本形成。餐厨垃圾处理场建成投用,牌匾提升改造、城市路灯综合改造、重要节点亮化提升、小街巷改造等特色街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改建地下“三水”管网10公里,城区主要干道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主要干道给水管道新改建、一棵树水源地井位调整及管网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巴彦宝拉格第二水源地、第二水厂扩容提优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施燃气供热管网38公里,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增长11个百分点。新改建停车场36个,施划停车位7600个,党政机关近万个车位免费错时开放,“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投入770万元,启动实施平安城市二期项目,改造智慧信号灯50余处,安装视频监控640个。防洪体系更加完善,奶牛场河、额木和南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巴彦淖尔湖生态恢复落地见效。机场升级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承载各族群众期盼的“太锡铁路”开工建设。常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市域治理平台投入使用。185个住宅小区落实物业托管,87个未进驻物业企业小区及348栋零散楼栋实施准物业管理。

  ——2022年是树牢底线思维、发展底板更加稳固的一年。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坚持先行一步、打造样板,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1亿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5个、惠及牧民超2200人,脱贫户、边缘户产业联结、户企利益联结覆盖率实现100%,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0.7%。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投入1.4亿元,建设柳兰草原生态旅游公路、万亩基地至柴达木奶牛村等5条牧区公路;369户边远牧户接通常电,新建信号基站37座,边远牧户网络、用电问题持续改善;新建水源井54眼、储水窖71座,解决了125户群众用水问题。22个嘎查乡村振兴规划全部编制完成,2个盟级乡村振兴示范嘎查建设全面完成,5个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嘎查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嘎查2个。实施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投入962万元,成立社会化服务队22支、累计开展服务超3000次,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完成牧区户厕新建改造260户、普及率达48.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基本完成,全市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100%。开展高素质牧民理论培训4期,覆盖牧民500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现场会,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良好风貌。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立行立改,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投入554万元,25项点人点事、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全部销号,267亩违规违法用地全部完成植被恢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等长效管护机制,自治区林长制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两长制”综合考评位居全区前列,林草局被司法部确定为全国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严格执行禁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发放生态补奖资金1.2亿元。完成生态修复7.3万亩,206个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中向好。编制完成《内蒙古白银库伦遗鸥保护区总体规划》,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圆满完成“双奥”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综合指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稳居全区首位。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稳步推进,中水厂扩容提质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污水再生率实现100%。开展重点流域常态化治理专项行动,锡林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在期矿山、无主采坑地质环境治理9.7平方公里,4家绿色矿山进入自治区公示目录。投入2000万元,购入新能源公交车25辆,新能源公交总量达105台、占比64%,公交出行分担率增长至50%。

  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双奥”等重大安保活动。成功化解一批重点企业金融风险,不良率降至历史新低。强化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全部完成,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全部清偿。农牧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动态清零。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厘清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职责,发布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投入200万元实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第三方评估,实现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双下降”,重大以上事故零发生。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筹措资金8900万元,有力解决了兴建广场、明珠广场、鑫院小区房地产“三难”、退役军人安置等一批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化解了项目建设、房屋征拆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信访“老大难”问题,整治处置了违法用地、侵占草原及自然保护地等一批历史形成的违规违法问题,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2年是大力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明显增强的一年。改革攻坚扎实有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市161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窗式综合窗口,网上可办率达99.4%,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率增至93.4%。电子证照系统签章率达100%。“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52项,环节、手续、时限压减近80%。64项特色应用接入“蒙速办”,掌上可办能力进一步增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过程网办。209项民生事项纳入“就近办”清单。“午间不间断”“周末不休息”等品牌延时服务覆盖所有站点。首次与五盟市行政中心建立异地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合作机制,168个事项实现跨盟市通办。不动产登记大厅完成搬迁扩容、开放运行。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级晋升工作启动实施。

  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围绕五条产业链,打出线上、线下招商引资组合拳,举办煤电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云招商座谈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业招商推介会等特色招商活动,联动天翼、远景、天顺风能等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部企业落地锡市,签约资金145亿元,引进到位资金44.4亿元、增长13.5%。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争取到位科技资金2832万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5G开通运行率超95%,城区5G信号全覆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新增技能人才621名、增长50%,推荐“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10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8名,为锡林浩特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022年是践行以人为本、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的一年。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1.3%,6项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完成,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发放各类创就业补贴资金789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为锡盟籍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54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21%,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花园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夯实社会保障基础。连续1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7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投入3709万元,解决了人才储备、社区网格员、社区主任及嘎查长助理三类群体536人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783名社区工作者全部纳入“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收入平均涨幅超500元。推进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和救助帮扶全盟试点工作,低保标准提高到800元。发放各类救助金2314万元,惠及近5000人。发放“暖心煤”5514吨,为每户群众节省900余元,保障近千户群众温暖过冬。提高医疗服务品质。3家基层医疗机构建成自治区优质型、示范型中蒙医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全市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结算,“家门口”“送上门”医保服务全覆盖。完善养老育幼服务。新区综合老年养护院及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投用,新建社区居家养老“两中心、两站点”,城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90%,爱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人友好社区”。首家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投入运营。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全年投入超9亿元,新改建学校10所,普特融合幼儿园建成投用,第十三小学全面完工,团结、楚鲁图、振兴幼儿园主体完工,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开工建设,校舍加固、消防改造、风雨活动室、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新增各学段学位186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新招聘教师299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保持100%,新进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近20%。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学前教育阳光分班、“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本科录取率达86%。职教中心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新牧区》《对话》荣获自治区地方戏优秀剧目7个奖项。“学习党史·缅怀先烈·放飞理想”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入选全盟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社教案例。成功举办“冬奥冰雪延长线”等20余项群众性文体活动。档案史志馆荣获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是全区唯一获奖单位。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强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新增社区7个,优化调整网格620个,扩充网格员324人。深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初信初访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实现双提升,53件信访积案成功化解,“赴呼进京”批次人数降幅超80%。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量下降近35%,哈日朝鲁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区优秀公安局。深化双拥共建,烈士陵园续建工程基本完工,10名新退役军人妥善安置,退役士兵专项公益岗、就业援助岗及在岗随军家属工资待遇合理调整,231名退役军人一次性全部落编。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全面落实,宝力根苏木、爱民社区分别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社区,9个集体、4名个人获盟级表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群众“舌尖安全”更有保障。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各界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国防动员、统计审计、地震气象、机关事务、外事侨务、扶残助残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2022年是追求务实高效、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一年。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建议提案244件、满意率达98%以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响应率、按时办结率接近100%。扎实开展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五个大起底”工作,统筹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49.1%。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抗疫三年,特别是面对去年三轮突发疫情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盟委、盟行署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指挥下,科学规范、快速有效控制了疫情,获得了群众广泛认可,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见招拆招”到“从容应对”,从“全城封控”到“围点控源”,牢牢守住科学精准底线,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打好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2100多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冲锋在前,3.1万名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各行各业劳动者夜以继日、火线逆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捐资捐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物业服务者、工程建设者坚守岗位、传递温情,他们以平凡的行动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城市的安宁。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兄弟旗县鼎力支持、无私援助,35万各族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和最大底气,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始终激励我们保持昂扬斗志、奋进姿态,全力以赴守护好、建设好这座城市!

  各位代表,困难大于预判,结果好于预期。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拼搏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要事,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盟行署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饱含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辛劳动和热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群众,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锡林浩特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看到问题才有理性研判,找准差距才有努力方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仍需加强,稳投资、稳增长压力较大;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产业链能级不高,制造业总体高端化不够,头部企业偏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新增消费热点不足;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化差距较大,沉浸式体验不足;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短板还需加快补齐;园区功能还需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仍需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个别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实干中精准施策,在发展中切实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持续改善民生,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不折不扣坚决完成“五大任务”,认真落实“七个摒弃”和“四个重大原则”,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锡林浩特新篇章。

  2023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第一年,是腾出手脚、集中精力抓经济的重要一年。我们已经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用“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促发展,既不冒进、又不保守,努力释放更大能量,创造更大增量。

  ——在落实“五大任务”方面彰显新担当。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持一手抓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抓紧抓好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扎实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在项目建设方面呈现新气象。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目标,抢抓国家、自治区、盟稳经济政策的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主动在政策中找项目、找信息、找机会,努力拓展项目谋划储备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向上跑力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金融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牵引撬动作用,切实以重大项目的增量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在招商引资方面寻求新突破。坚持政府组织、合力推动,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在目标上只设底线、不设上限,在主攻方向上招大引强、增效提质,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作用,鼓励企业主动引资、扩资、增资,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葡萄串”裂变效应,切实提升签约率、转化率,真正把适合的产业招进来,把优质的企业引进来。

  ——在营商环境方面实现新跨越。坚持安商稳资、富商扩资,用足减税降费、留抵退税政策,统筹财力、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强化领办代办,提供精准化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协调金融支持,降低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找准最优落脚点,以最佳的营商环境坚定投资者信心、促进项目落地。

  ——在扩大消费方面展现新作为。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好促消费、拓市场“组合拳”,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方式,进一步畅通产销渠道、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推动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恢复,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人流动起来、市场旺起来,重燃城市“烟火气”。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项目、扩内需,全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坚决把抓经济搞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向项目要动力、以招商求突破,以超常规举措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先,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计划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88亿元以上。提高项目谋划能力,提高财源项目比例,动态调整重大项目库,做到谋的准、谋的实。实行重大项目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加快本级层面手续办理,实现盟级重点项目4月15日前全手续开工。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加大向上跑力度,聚焦生态环保、城市管网、旅游康养、民生改善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大盘子”。统筹能耗、土地、电力、水资源要素保障,加大跟踪服务、政策支持和包联帮扶力度,让好项目能落地、好产业有空间。

  注重招商引资实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各级干部的“一把手”工程,突出小分队招商,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招商,大力开展填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年内签约落地项目10个以上,力争引进到位资金56亿元以上。强化项目落地力度,落实包联责任制,牢牢盯住取得联系的项目,坚决留住等待观望的项目,全力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紧盯新能源、装备制造、精深加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强化大数据招商引资效能,健全完善产业资源库、招商企业库、客商信息库、项目信息库。兑现招商引资承诺,坚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重点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等危害投资者权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行为,坚决杜绝“口头支票”,全力打造良好亲清营商环境。

  推动消费扩容升级。稳住大宗重点消费,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力打造全盟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地摊经济,规范元和、马都、首放等夜间经济体,不断集聚消费人气、促进市场繁荣。支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消费,支持传统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热点,为新消费创造新供给。优化文旅消费,满足周边游、近郊游需求,依托自驾游、民宿露营、文化体验、重点景区,搭建惠民消费平台,培育旅游消费聚集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行为,进一步完善“敢消费”的保障、营造“愿消费”的场景。

  (二)坚持抓质量、调结构,全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农牧业提档升级。坚持“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同步发力,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长做优做强农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抓住肉牛良改扩繁、育肥育壮、引进调剂等关键环节,引进良种肉牛500头,新建肉牛核心群2群;提高肉羊核心群质量,打造北部自繁自育、南部集中舍饲的养殖格局,新建核心群78群,新增舍饲养殖9万只。用好草饲羊产业扶持政策,加工草饲羊65万只。重点解决屠宰加工企业订单、加工、运输、销售全链条难题,推动大庄园“中央厨房”项目建成投产,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精深加工率均达到75%。推进“马产业+”模式,重点打造马奶奶源基地,扶持建设马奶生产小作坊10家;创建马产业信息库,加强蒙古马物种资源保护,实施蒙古马保护工程。落实种业提升行动,完成黄牛改良6.3万头,新建乌珠穆沁羊扩繁场12处,年供种能力达到0.35万只。加快补齐奶源短板,扶持奶制品小作坊,推动驼乳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成投产;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处,引进奶牛0.21万头、存栏突破1.55万头,奶类产量稳定在8.64万吨。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持农作物种植面积2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0.8万亩。积极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认定家庭牧场60家。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聚焦延链、补链、强链,让工业经济“主引擎”和“压舱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化传统能源支撑,全力推动大唐东二矿复工复产,确保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5200万吨以上;加快吉尔嘎朗图煤层气项目建设,建成国内首个低煤阶煤层气田。加快新能源发展,推动泰富100万千瓦、智跃20兆瓦风电、胜利能源露天排土场光伏3个项目投产发电,新增新能源装机117.6万千瓦,全力打造服务全盟、全区、全国的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区。做强装备制造业,推动远景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联动天翼储能电池组装、泰富共享储能站、天顺风能塔筒制造运维销售一体化4个项目投产运行,支持中材、上海电气等装备制造企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行“新能源+装备+储能+运维”发展模式,促进泰富能源智慧运维园区、京能绿电控制中心项目全面运营,推动明阳新能源运维服务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盟新能源运维技术研发中心。提高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成4家燃煤电厂粉煤灰分选设备安装,支持兴建新型建筑材料、家鹏新型建材公司发展壮大,推动中琛绿能1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建设;深化与自治区环投公司合作,实施废弃采坑生态治理二期项目,全力打造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区外法人企业属地注册,探索发展本地重点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升规入统”,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壮大园区经济,树立“亩均效益”意识,探索推行“标准地”模式,提升园区投资效益;完成区域评估工作,推动能源装备制造园区雨污管网、输电线路迁改、道路建设升级改造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完工,推进零碳园区和智慧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和低成本园区。

  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立足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实际,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路径,全力推动新阶段新形势下文旅复苏发展。聚焦打造锡林郭勒草原旅游集散基地和原生态草原旅游目的地,完善《锡林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不断健全旅游业体系。完成南山体育公园、白银库伦旅游公路、千里马道、马都不夜城二期、智慧文旅云平台5个项目,实施柳兰开发、白银库伦草原火山旅游景区2个项目,促进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加丰富。加快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那达慕风情园、马文化综合服务区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推动“中国马都”旅游休闲街区创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不断满足大众旅游多层次需求。深入开展全民消夏、全民健身、马文化系列活动,融合开展民族体育、音乐、户外、旅拍、美食、奶酪等多种元素文旅活动,不断提供更多沉浸式、场景化、多元性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尽快恢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鼓励中小型传统商超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转型。完成空港物流园区产业规划编制,支持安快、天亨物流园区盘活发展。推动冷链物流、大宗物流、快递物流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盟府中心城市首位度。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京东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云仓”本地化建设。依托锡林郭勒公共区域品牌,推动更多“本地造”产品线上销售。

  (三)坚持抓保护、优生态,全力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守好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巩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果,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治理项目,完成治理1.89平方公里;强化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全市露天煤矿全部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推动有条件的矿山企业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行为,确保地下水位持续回升。严格落实林草长制,加大自治区级林长制示范点建设,认真执行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各项措施;有序推进沙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3万亩、草原围栏封育20万米、退化打草场修复治理1.5万亩;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强化灾害应急防治能力建设,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0.9‰、3‰以内。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常态化治理“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燃煤小锅炉,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水平。实施锡林河流域重点河段围封、视频监控工程,确保锡林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推动土壤资源安全利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充分把握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项目资金支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四)坚持抓品质、提能级,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坚持以人为核心,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品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先行,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及城市各专项规划成果全过程管理应用,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发展。有序推进散乱地块整治,完成43公顷批而未供、7公顷闲置土地起底消化处置任务。完成苏木镇场地形勘测、居住小区地下管网测绘工作,摸清城市地下“家底”。实施2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发展留足稀缺资源和战略空间。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根据城市体检评估成果,加快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围绕给排水、市政道路、环境卫生等领域,实施城市重点项目5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6个。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全面完成自建房排查录入工作。有序推动美化亮化、城市路灯改造、公园游园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抓好“三水”管网、供热管网、燃气管道升级改造,解决群众用水用热用气问题。推动垃圾焚烧发电、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巴彦宝拉格水源地供水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升级扩展12345热线智能应用,实现便民服务科学化、智能化。实施城市智慧交通、道路标线改造、断头路打通、停车设施建设等工程,缓解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提档升级公厕38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设备购置更新力度,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以上。打造高素质物业服务队伍,推动物业管理全覆盖向高满意度转变。开展城市环境治理行动,全面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加快推进“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0个。深化联牧带牧机制,依托牛、羊、马、草等畜牧资源,组建领军型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紧密型牧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70%以上。开展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注销工作,促进合作社规范化经营。实施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水源井63眼、储水窖78座。深入开展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户厕改造和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提高牧区社会化服务队伍服务频次,完成户厕整改150户、新建户厕170户。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巩固在90%以上。完成4条牧区公路建设,不断拓宽乡村振兴“幸福路”。发展壮大新型职业牧民队伍,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鼓励优秀农牧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

  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项目手续,配合推动太锡铁路、站前广场人防改造及市政配套、火车站东站、机场改扩建等工程。加大向上争取和本级安排力度,有序实施国道207水库至豁子梁段、国道331阿尔善宝拉格至别力古台公路项目,完善公路网络体系。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完成葛根敖包防洪工程方案编制,优化锡林河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守住防洪安全底线。持续推动国省干道沿线手机信号盲区消除工作,力争实现主要国省干道沿线手机信号全覆盖。组织实施马都110千伏输变电、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农网改造、新能源转网电等供电工程,持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五)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全力营造办事更加便利、准入更加公平、监管更加公正的市场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3.0版,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升级“一件事一次办”,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简化工改审批,优化“帮办代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线下进一门、现场一窗办”。全面提升线上服务水平,实现跨部门电子证照互认互信。拓展“蒙速办”应用,向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覆盖,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推进与全区各盟市行政中心“跨区域通办”,让企业“进一扇门、办两地事”。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政策,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银企对接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各行业领域红黑名单制度。推动“交房即交证”常态化运行,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大科技政策保障供给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实施盟级以上科技项目6至10项。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农牧业、清洁能源、传统乳制品、粉煤灰综合利用等优势特色领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面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建成各类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3家以上,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企地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离岸引才”“飞地引才”等柔性引才政策,破解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主动落实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支持本地企业向蒙古国出口工业产品,努力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枢纽。依托铁路、航运、高速公路和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冀、蒙东辽西、呼包鄂乌等地区合作,吸引人流、资金流、项目流。加强人文与科学互融共通,支持民族服饰、体育竞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领域互动交流,拓展与邻近地区科技合作,加快形成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新格局。

  (六)坚持抓实事、惠民生,全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问题,用民生温度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全面提高就业质量。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600人次。常态化根治欠薪工作,保障企业和农牧民工合法权益。完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强化医保社保基金监管,依法打击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健康运行。推进异地就医跨省通办、慢性病诊疗跨省结算。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完成殡葬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殡葬服务质量。

  推动教育提质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振兴幼儿园、楚鲁图幼儿园、团结幼儿园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785个,公办幼儿园覆盖率提高至55%;推动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主体完工。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努力让孩子学得好、学得会。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做好新阶段下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社会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储备,保护重点人群安全度过感染高峰,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等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比例、服务质量;打造社区医院1处,实现城区中蒙医药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城市医疗集团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主题惠民文化活动,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举办“锡林河之夏”消夏文化节,组织惠民演出100场。提档升级公共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力打造健康锡林浩特。

  各位代表,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做头等大事。在此,我们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今年将继续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对本次会议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必将一件一件的办好、办实,确保让更多的群众受惠、受益。

  (七)坚持抓安全、守底线,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新效能。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用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深入推进“平安锡市”建设,实施“智慧公安”建设项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集中整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违法犯罪,扎实做好命案防控,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有效降低越级访、重复访问题。有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强化生产安全和食药品安全,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抓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民族宗教事务依法治理水平;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强网络空间监管引导,筑牢守稳意识形态阵地。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巩固双拥共建成果。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建设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外事、侨务、新闻、档案、保密、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政治为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刻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确保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盟行署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民生为上。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延伸“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用政府的担当作为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三)坚持法治为纲。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及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实干为要。坚决做到“七个摒弃”,树牢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进一步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坚持结果导向,坚决纠治“庸懒散、推脱绕”等不良风气,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力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斗争本领,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五)坚持清廉为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统计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控“三公”经费,释放更多财力投入民生事业,用政府的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盟行署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群众,踔厉奋发、不懈奋斗,当好全盟奋进新征程上的排头兵、领头雁,奋力开创锡林浩特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名词解释

  1.“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指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2.“双奥”: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3.房地产“三难”:房地产领域存在的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

  4.五条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化产业链、清洁煤炭一体化产业链、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品牌化产业链、生态文化旅游优质化产业链、特色马产业链。

  5.“两中心、两站点”:宝力根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楚古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希日塔拉街道花园社区养老服务站、宝力根街道额尔敦社区养老服务站。

  6.“五个大起底”:2022年7月12日至13日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提出开展“待批项目”“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五个大起底行动。

  7.“七个摒弃”:2022年12月21日至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报告中提出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想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

  8.“四个重大原则”:2022年12月21日至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王莉霞在讲话中提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四个重大原则,即重大责任要履行好、下行压力要应对好、发展信心要保持好、主攻方向要坚持好。

  9.“五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立的战略定位,即内蒙古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10.“留抵退税”: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

  11.“总部经济”:利用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12.“一网统管”:从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统筹管理网格、统一城市运行事项清单,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体系,推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的“一网统管”,实现城市运行态势感知、体征指标监测、统一事件受理、智能调度指挥、联动协同处置、监督评价考核等全流程监管。

  13.“离岸引才”“飞地引才”:各类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省外、海外设立离岸孵化基地、研发中心等,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备的创新创业环境孵化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创业项目。

  14.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