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标题:锡林浩特市:紧握生态振兴“金钥匙”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索引号:01166760-1/2025-00001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锡林浩特市 信息分类:乡村振兴 \
概述:锡林浩特市:紧握生态振兴“金钥匙”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成文日期:2025-01-03 00:00:00 公开日期:2025-01-03 16:57:01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锡林浩特市:紧握生态振兴“金钥匙”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来源: 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发布日期: 2025-01-03 16:57 浏览次数:

  

  在广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锡林浩特市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紧扣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为路径,全力推动生态振兴,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锡林浩特市位于其北缘。面对境内250.13万亩的沙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11.28%的严峻形势,锡林浩特市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向沙地发起了攻坚战。2024年,锡林浩特市沙地治理任务锁定30.7万亩,总投资达9539.23万元。今年6月初始,随着项目建设的全面开工,一场生态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经过一系列科学而高效的治理举措,浑善达克沙地如今在冬日里也焕发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治理后的土地被皑皑白雪覆盖,静静地孕育着春天的希望,期待着来年万物复苏之时,能够迸发出勃勃生机,绿芽破土,生机盎然。

  在科学谋划与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锡林浩特市将规模治理与分片、分户治理相结合,采取“沙障+补播施肥+封沙育草”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张,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这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生态基础,更展现了锡林浩特市在生态保护上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不断创新防沙治沙模式,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多元化参与体系。特别是“合作社+农牧户”的紧密合作模式,让农牧民成为防沙治沙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参与了治理项目,还通过合作社实施三北项目,实现了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一批新型治沙群体如“专业合作社”“家庭草场”“生态公司”等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锡林浩特市还积极探索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发展的结合点,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3万亩的治理面积,1725万元的总投资,不仅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异地治沙多元模式,更展现了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同时,中国绿化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加入,为锡林浩特市的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通过实施“蚂蚁森林”公益生态修复项目,治理了3.2万亩的沙化土地和退化草原,形成了公益助力、全民参与、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通过历年来努力,截至目前,锡林浩特市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6.6%、植被盖度较2015年相比提高7个百分点,第六次荒漠化数据与2009年第四次荒漠化数据相比,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0.57万亩,草原沙化状况整体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态明显改善,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增强。

  展望未来,锡林浩特市将继续以生态振兴为引领,谋划实施好“三北”六期工程和防沙治沙项目建设,主动扛起防沙治沙的政治责任,坚决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