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所在位置:

锡市概况

  (2024年4月22日)   

  锡林浩特市是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它是北疆草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和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草原特色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享誉中外,更因传承草原文明古韵而独具魅力,它就是令人神往的“草原明珠”锡林浩特。2014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锡林浩特市,首次明确提出“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城市概况】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府所在地,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5个国有农牧场。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为35.78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0.09万人,降幅0.25%。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区文明城市、全区创业型城市、全区首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人文历史悠久】锡林浩特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特别是辽金元明清时期,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中心。康熙6年(1667年)正式建立阿巴哈纳尔左翼旗,1743年建立贝子庙,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锡林浩特市。锡林浩特市曾是北方民族色彩斑斓的历史舞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古朴醇厚的民俗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承。

  【地理条件独特】位于北纬43°02′-44°52′,东经115°18′-117°06′,处于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为平缓的波状平原,平均海拔高度988.5米,地质结构稳定,极少发生地质灾害。地处中纬度西风气流带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量309毫米,无霜期144天,年平均温度0-3℃,天气较为凉爽。动植物资源多样,草原类型齐全,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具备得天独厚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条件。 

  【发展势头强劲】锡林浩特市是西部百强县之一,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2023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4.9%。

  【区位优势凸显】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处,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阳直线距离分别为460公里、470公里、620公里,能有效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与二连浩特和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距离分别为340公里、338公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备加强与蒙古国经贸、文化合作的良好基础,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北开南联”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交通便捷】现代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公路总里程1876公里,国道207、303和省道514(无省道101),锡张高速、丹锡高速建成通车,国道303锡林浩特至别力古台段建成通车,辐射北通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一级陆路口岸,东连东北三省、西接呼包鄂地区、南达京津唐的高等级公路运输通道已经形成。铁路总里程376公里,已建成锡桑、锡多、锡乌、锡二、胜利东二号专用线、胜利西一、二号专用线等7条铁路,锡林浩特至呼包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有序推进,锡林浩特至太子城快速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天桥至虎什哈铁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着力构建与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形成快速通达的交通体系。锡盟进京货运新通道虎丰一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首列货物列车于1月11日顺利首发,新径路可与京津冀、河南、山东大部分地区办理货物直通运输。航空快速发展,锡林浩特市4C级机场已开通飞往北京、呼和浩特、包头、通辽、重庆等地多条航线,正在积极规划开通锡林浩特至乌兰巴托国际航线。

  【自然资源富集】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草原类型完整,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2095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持完整,野生种子植物1248种,常见植物671种。锡林郭勒羊肉以其鲜嫩的肉质扬名海内外,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全力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4.45万亩。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完成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减羊增牛”战略有序实施,自黄牛改良专项推进以来,累计引进良种肉牛5700头。现有肉牛核心群11群,安格斯种牛场1处。2023牧业年度牛存栏13.8万头、羊存栏106万只。出台草饲羊产业扶持政策,大庄园纳入草原羊追溯工程。新建谷饲羊基地1处、全市谷饲羊出栏达到35万只,2023全年屠宰加工肉羊168万只,本地羊源就地加工量同比增长31%,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构建乌珠穆沁羊联合育种体系,黄牛冷配站点达100处,2023年完成冷配2.45万头,黄牛良改比重、繁成率分别提高到90%和87.4%,推进优质牧草培育扩繁,300亩羊草种田、3000亩羊草扩繁基地建设全面完成。

  【矿产资源富集】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8 种。煤炭资源储量 258.38亿吨,其中胜利煤田是目前全国煤层最厚、储量最大的褐煤煤田,已列入国家大型煤电基地。褐煤腐植酸含量达39%左右,有机质含量平均85%左右。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锗资源储量 2411吨,占全国储量的68%,占世界储量的38%。铬矿石资源储量81.9万吨。钼探明金属量17.5万吨。锡资源储量 0.82 万吨。铜资源储量13.57万吨。萤石储量91.78万吨。 

  【清洁能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均属国家一类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有效风能利用小时数达到2800小时左右;太阳能总蕴藏量达2.5亿千瓦,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达到15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具备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能够打造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工业加速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工业经济总量预计突破329.96亿元、下降4.9%,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0.3%、利润总额下降49.6%。元动新能源(锡林郭勒盟)有限公司、远景能源(锡林郭勒)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棒棒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提限纳统。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获批新能源项目117.6万千瓦,蒙能5.97兆瓦光储电站并网发电,泰富100万千瓦风电、智跃20兆瓦分散式风电等重大支撑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总量进一步提升,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0.3%。远景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联动天翼储能电池组装、泰富共享储能站、天顺塔筒等“补链”项目有序推进。中材叶片完成升级改造,获批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明阳电气、海装风电获自治区绿色工厂认证。斩获全盟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半数以上订单,加工量超1400台套,基本实现风电装备产业主要大部件本地化生产。泰富、京能总部经济项目加快推进,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整体迁锡,全盟新能源运维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巩固传统能源产业,大唐东二矿复工复产取得实质性进展,5家能源企业完成年度节能技改。煤炭产量达5100万吨,规上工业电力产业增加值增长8.2%、石油产业增加值下降7.4%。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兴建、家鹏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废弃采坑生态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力促进开发区扩容提质,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破题起步,区域评估进入收尾,蒸汽管网投入使用,雨污配套、输电线路迁改、绿化亮化美化、园区道路升级等工程稳步推进。成功盘活2家沉寂10年以上“僵尸企业”和1家停产企业,预计园区规上企业产值、税收分别突破200亿元、10亿元,增长率均超30%,亩均产值达140万元、是全区平均水平2倍。

  【蒸汽资源充足】锡林浩特市具备生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必备的蒸汽资源,已建成火电装机526万千瓦,冬季可用于工业供气量大约为500吨/小时,供气压力为1.6兆帕,供气温度为300摄氏度,且夏季可用气量多于冬季,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动力蒸汽。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蒸汽管线项目建设主网施工完毕,采用北方和锡林两个热电厂汽源点互联互通的方式,能为用汽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蒸汽。 

  【旅游特色鲜明】锡林浩特市是传统文化及民俗风情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人文特色最为鲜明的草原旅游胜地,它是一代蒙古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故乡,民族音乐“潮尔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境内有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贝子庙;有联合国确定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单位、被誉为欧亚大陆样板草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内蒙古锡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白银库伦遗鸥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国家地质公园。2020年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锡林浩特市充分发挥天然草原资源优势,建设草原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景区。结合筹备全区旅游发展大会观摩点和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分会场活动,推动锡林郭勒盟旅游文化产业创业园建成投运,高水平打造休闲度假综合营地和特色驿站。全国第二、自治区第一的大型雕塑“世界和平瓶”巍然屹立。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录制播出,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提升。 

  锡林浩特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于2017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锡林浩特马都核心区项目于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大型室内实景剧《蒙古马》每年于马文化演艺厅震撼上演,锡林浩特市马都不夜城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整合现有优化存量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文旅产业建设,实施编制了《锡林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正在依据我市发展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积极开发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实施南山体育公园项目、锡林浩特市白银库伦草原火山酒店项目、锡林郭勒旅游那达慕风情园项目、百里马道项目、黄金草原白音锡勒马产业田园综合体项目、锡林浩特市郊野机车公园项目、智慧旅游云平台项目、“草原上的朋友”露营地项目,累计投资约15亿。积极承办自治区第33届旅游那达慕,成功举办边车音乐节、机车音乐节、露营节、奶酪文化节、美食节等系列文旅活动。“旅游+马文化”加快融合发展,全年接待游客35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