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所在位置:
主持人: 2022-08-23 15:03

倾听百姓心声,解答百姓疑难,传递政策信息,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锡林浩特市司法局包永前局长,与大家在线交流我市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大家关心的。包局长,欢迎您!

包永前: 2022-08-23 15:04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锡林浩特市政务门户网站嘉宾访谈栏目,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我市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

主持人: 2022-08-23 15:06

公共法律服务具体职能包括哪些,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呢?

包永前: 2022-08-23 15:08

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满足各类主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设施、服务产品、服务活动等。公共法律服务由司法行政机关统筹,通过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

主持人: 2022-08-23 15:08

近年来,司法局针对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包永前: 2022-08-23 15:08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不断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法律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项工作得到全面高效发展。一是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逐渐扩大。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依托“万名律师进乡村”等活动载体,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法律援助站(点)建设,为群众提供形式丰富、内容全面、覆盖面广的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目前已建立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8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二是全力打造锡林浩特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锡林浩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于2018年7月投入使用,由一楼办事大厅和二楼人民调解中心组成,办公面积1000平方米,是锡林浩特地区最大的公共法律服务超市。在一楼大厅设有15个窗口涉及法律援助、民营企业、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律师、公证、法考、司法鉴定、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和仲裁咨询11项服务内容。在二楼人民调解中心,设有6个专业调解室及综合调解室、行政复议调解室。中心还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通过打造百姓身边的“公共法律服务超市”为群众提供法治保障。

主持人: 2022-08-23 15:09

法律援助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咱们司法局在法律援助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创新举措?

包永前: 2022-08-23 15:09

一是拓宽法律援助途径。坚持以为当事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为宗旨,为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开通“绿色通道”,设立服务民营企业窗口,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积极推行“点援制”,促进法律援助贴近群众,进一步拉近群众与援助律师的距离。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实行预约上门服务,有效提高受援人对案件的满意率。今年,共受理指派点援制案件212件,做到了“0投诉,无差评”。二是强化法律援助信息对接。主动与公检法等部门就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联系机制、信息交换、工作协作等进行对接,落实旁听、回访制度,通过办案法官、检察官对援助律师履行法律援助义务进行有效监督,对律师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各项工作准备和开庭情况进行评价。 今年,锡林浩特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1612人次,办理各类案件2447件,其中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662件,为弱势群体的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639.82万余元。三是持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全市成立2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8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困难群众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可就近到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法律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 2022-08-23 15:09

目前,那我市在公证方面出台了哪些便民举措呢?

包永前: 2022-08-23 00: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便民、优质、高效”的工作原则,用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模式,推出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一是落实减证便民“一次办”。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结合实际,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证事项入手,推出首批39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通过梳理证明材料清单,让公证业务“提速”,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减少当事人“来回跑”的问题。二是落实材料不齐“容缺办”。采取承诺制与核实制相结合的公证证明机制,对由于时间、路程等原因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据材料或者提供困难的,在充分评估风险之后,选择性地采取承诺制,对基本条件具备、仅缺少个别证明材料的公证申请,开展容缺受理制度,待领取公证书时予以事后补充齐全。三是落实特殊群体“上门办”。为特殊群体当事人开通 “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服务。对老、弱、病、残、孕以及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公证人员提前与当事人联系并告知所需材料,主动提供上门公证服务。

主持人: 2022-08-23 15:10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都有哪些作用?

包永前: 2022-08-23 15:10

一是人民调解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利用“两所联调”工作机制优势,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推动人民调解触角不断延伸,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建立104个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319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网络体系。二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服务衔接。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依托锡林浩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人民调解中心实体平台,将矛盾纠纷排查纳入法律援助日常工作,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建立来访人员咨询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记录”,登记来访群众的基本信息、咨询事项等,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疏导工作,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三是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隐患和苗头主动调处、就地化解,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引导和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司法所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6次,调解1210件,调解成功1206件,涉及金额4341.68万元。

主持人: 2022-08-23 15:11

目前锡林浩特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包永前: 2022-08-23 15:12

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但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锡林浩特市由于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少数民族聚居等特点,存在法律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二是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总量不足,尤其蒙汉双语法律服务人才短缺;三是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不高,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知晓、熟悉和运用程度不够。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上几处薄弱点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主持人: 2022-08-23 15:12

那接下来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包永前: 2022-08-23 15:13

一是我们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知晓率,提升百姓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利用率,真正发挥百姓身边法律服务好帮手作用。二是扩展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面。推行法律援助“点援制”,依托建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群众提供便捷、省力、省事援助服务;为残疾人、未成年人坚持实行“先受理后审查、先调解后起诉、先办好案件再协助执行”的措施。做好劳动争议案件诉裁调四方联动对接工作,拓展和规范非诉讼调解业务,加强援助案件质量评审,做到应援尽援。三是针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点,有的放矢、精准发力,进一步破除偏远地区交通、距离等屏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用好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JIPAD、微信公众号、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等载体的服务便民作用,努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四是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法律专业人才特殊招录方式,加强本土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实现全市法律服务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法律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主持人: 2022-08-23 15:13

非常感谢包永前局长为我们解答关于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感谢市民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司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精准、及时、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那我们本期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期待下期栏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