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锡林浩特市探索“2231”工作法 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 |||
索引号:01166760-1/2025-00005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锡林浩特市 | 信息分类:医疗卫生 \ | ||
概述:锡林浩特市探索“2231”工作法 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 |||
成文日期:2025-01-16 00:00:00 | 公开日期:2025-01-16 11:32:52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锡林浩特市聚焦医疗保障工作难点、堵点问题,探索“2231”工作法,多项重点工作全盟领先、全区赶超,为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发展目标贡献医保力量。
一是推行“2项制度”惠民心,“微改革”撬动医保“大服务”。在全区首创医保“多元经办”“亮牌服务”2项惠民制度,建立基层医保服务站点105个,组建“医疗保障流动宣传党员先锋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负责联系医保代办员135名,为群众提供以“大厅办”为经办基础、以“就近办”为兜底保障、以“智慧办”为主导方向、以“热线办”为有效补充的多元集成服务。在全盟率先运用“可移动手持终端”“24小时不打烊”医保自助服务、药费零星报销OCR系统等智能设备,为群众就医结算和办理业务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105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累计受理业务17.27万件,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约30%的业务量通过“就近办、热线办、智慧办”等渠道得到有效分流。
二是打造“2个品牌”暖民心,“微服务”架起医保“连心桥”。打造“医保石榴坊”和“医保有我、请您放心”2个特色品牌,在全盟率先推行高频事项代帮办、跑路事项上门办、紧急事项电话办“三办”新模式,典型经验被国家医保局所属媒体《中国医疗保险》刊载,在自治区医保局《医保动态》刊发,为全盟乃至全区牧区延伸经办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锡林浩特样板”。本地参保人数由2022年的21.46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22万人,连续3年实现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三是兜底“3重保障”聚民心,“微保障”撑起民生“幸福伞”。强化低收入群众应享尽享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重保障”待遇,累计统筹医疗救助基金、财政补助资金1194万元,连续3年在全盟率先提前完成7931人次低收入群体资助参保,为低收入人群累计报销3386.92万元,报销比例达到93%,较城乡居民高出23个百分点以上。落地执行国家、省际和三明联盟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0余批次,西药588个品规、中药饮片21种、低值医用耗材51个品种,平均降幅分别达到60%、29.5%、65%以上,最高降幅达到92.4%。
四是探索“1套机制”护民生,“强监管”守牢医保“生态线”。2024年4月起,率先在全盟探索性开展地方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采取向上研究法律法规、向下结合具体实际的方式,深耕总结出以办理主体“2个明确”、检查流程“2个标准”、违规处理“2个规范”为框架的一整套医保监管机制,用实际成效填补了行业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累计核查上级部门下发疑点数据10批17.72万条,涉及定点医药机构610家次,处理461家次,完成行政处罚127.99万元,追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856.25万元,全市医保基金使用日趋规范,全市职工、居民医保基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