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锡市公安局重磅发布户籍业务、交管业务等30项便民利企措施
2022-04-11 10:36 来源:平安锡市 浏览次数: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关系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锡市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快捷
户籍业务6项便民利企措施
1、办理依合法稳定住所、稳定就业等条件落户,提供本人的书面申请、房屋产权归属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执照,即可办理。无需提供物业证明、居委会证明、街道证明、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证明、居住年限证明等。
2、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申请在锡市落户,提供本人的书面申请、毕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即可办理。无需提供住所证明、就业证明、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证明、居住年限证明等。
3、在锡市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人员申请落户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提供本人的书面申请、连续居住证明,即可办理。无需提供住所证明、就业证明、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证明等。
4、办理父母、子女投靠落户,提供本人的书面申请、关系证明,即可办理。无需提供婚姻状况证明、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证明和住房面积证明。
5、实行区内跨盟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办理区内户口迁移人员,到迁入地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准迁和迁移信息通过网上流转。取消纸质《户口准迁证》和《户口迁移证》。
6、办理落户业务时,对落户地址实际居住(房屋入住)情况的调查,实行“社区民警核查制”,由社区民警调查并及时提供给户籍内勤,无需群众提供居住地址证明材料,不得要求群众找社区民警签字确认。
证照办理8项便民利企措施
1、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业务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工作效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业务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和工程验收时限由20日缩短为15日。
2、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所需材料,非关键核心资料且申请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补齐资料的,当场审批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公章刻制许可不设置数量限制。
3、新开办企业印章刻制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4、开通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为我市集中用工企业和急需用证的外来经商人员提供预约上门办证服务。
5、锡市公安局对普通保安服务公司在锡市设立分公司备案的不再办理且无需办事企业提交材料备案。相关企业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设立分公司业务时,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采集信息并推送至公安机关。
6、推行自招保安备案、保安公司在盟内跨区域服务备案、保安证补办等业务,在申请人相关材料齐全情况下,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来即办。
7、内蒙古自治区内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时限由7个工作日调整为5个工作日(不含邮寄时间)。
8、为急需出国(境)的重症病人提供上门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通过网上(电话)提前预约,出入境管理部门收到预约提示后将在24个小时内上门办理。
交管业务5项便民利企措施
1、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等方式将租赁期间的交通违法记录及时告知承租驾驶人,并引导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处理,有效降低承租驾驶人处理交通违法记录产生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提高租赁汽车的交通违法记录处理率。
2、建立通畅公安交管12123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违法罚款缴纳渠道,形成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均可缴纳罚款的缴费模式。
3、严格按照法定事由扣留机动车,除涉及刑事案件和需作司法鉴定等法律规定情形需扣留外,对一般违法或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不予暂扣。
4、推进交管大队与银保监部门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共享,具体实施范围为除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以外车型的交强险信息。
5、推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区通办,对户籍地在我区的内地居民跨地市申请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新车注册登记的,可凭居民身份证直接办理,无需提交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对持有我区核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只需提交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切实便利群众区内异地购车登记。
案件办理6项便民利企措施
1、加大对经济犯罪防控力度,建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绿色通道,依法打击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2、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建立警企协作制度措施,保护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和动力。
3、依法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对涉企案件依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
4、依法严格区分民营企业经营者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民营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等的界限,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5、坚决保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权,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和权益维护机制。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座谈沟通,汲取民营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
6、加大执法办案内部监管,开展涉民营企业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让民营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窗口服务5项便民利企措施
1、设置“一个指引”,公开办事制度。大力推进警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业务办理流程,在办证大厅及户籍派出所醒目位置悬挂《户籍管理政务公开栏》,公开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等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同时公开户籍民警基本信息、上下班时间、监督投诉电话,时刻接受群众对户籍民辅警业务办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警容风纪的评价监督。
2、通过加强“两个培训”,全面提升窗口民、辅警素质。一方面,加强思想培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坚决杜绝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和“四难”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户籍民、辅警深刻领会公安部关于印发《户口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户口登记管理规定等文件及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工作流程、实施细则,确保熟练运用。
3、坚持“三个规范”,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户籍审批程序和工作制度,通过严格制度管理,消除工作漏洞。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规范户籍员管理权限,严格履行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等业务权限;规范户籍档案资料管理,健全登记簿,严格六项登记制度,对户籍材料按月分类装订并妥善保管,确保户籍档案资料规范、安全。
4、完善“四种服务”,优化便民举措。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全面落实便民利民举措。一是针对老、弱、病、残等不便出行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二是建立老年人、民营企业等群体优先办理“绿色通道”服务;三是针对上班族和中小学生等在上班和上学时间不方便办理和领取身份证,实行周一至周五延时服务,周末错时服务、加班服务。针对节假日农民工返乡办户办证和寒暑假学生集中办户高峰期,实行户籍窗口24小时值守服务、预约服务;四是开启留办服务、容缺办理、代办服务、在线咨询服务,坚持节假日及八小时以外将公开服务电话捆绑在户籍民辅警手机上,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为民服务不留空档。
5、推行“五心要求”,改进工作作风。户籍窗口民警要在户籍窗口服务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服务宗旨,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一是接待群众要热心,二是业务办理细心,三是政策讲解耐心,四是对待问题诚心,五是告知服务真心。在窗口单位设置服务箱(内有老花镜、针线、急救用品、充电器等)、摆放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便民物品,尽可能地为群众办事提供良好的服务与环境。制作便民服务卡,引导群众正确填报申请表,提高办证效率。在户籍窗口民警因公外出或其他原因不能办理业务时,设置“去向牌”,向群众告知原因及恢复办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