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四维联动绘就营商环境新图景
2025-04-30 08:55 来源:锡林浩特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浏览次数:
锡林浩特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政务服务、跨域协同、信用赋能、就业保障等领域多措并举,推动审批效能、服务半径、融资活力、民生福祉协同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政务服务改革,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全面构建“一网通办”智慧政务体系,紧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对多部门审批事项全量整合,构建“极简版”审批流程,实现简易低风险项目3个工作日极速办结、一般社会投资项目25个工作日全流程办结的自治区最优审批时限。同步设立“无窗口”企业服务专区,采用“盟市两级联动、肩并肩帮办”模式,累计开展企业专项帮办代办372件,企业自助区帮办代办23601件,刻制印章12121套,信用修复68项,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跨域协同服务,破除地域壁垒释放活力。聚焦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堵点,构建“全区通办”协同服务体系,标准化打造“全区通办”专窗,建立“材料互认、系统互联、结果互信”协同机制,依托自治区“综合一窗受理”平台,推出“异地受理—属地审核—电子归档”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社保转移、不动产登记等“全区通办”业务6.8万件,服务半径辐射12个盟市、103个旗县,有效解决异地办事“折返跑”难题。
三是信用体系创新,优化融资生态赋能发展。围绕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盟率先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双书同达”机制,建立“清单筛查—定向通知—全程指导”工作链,发放《信用修复指南》1000余册,指导255家企业及时完成信用修复。发挥信用信息对企业融资支持作用,持续推广应用“信易贷”平台,目前全市23个金融机构、6459家企业入驻平台,成功授信128笔,金额达2.7亿元。组建全市诚信建设“红书包”志愿宣讲队,深入开展主题宣讲活动50场次,覆盖2000余人。成功培育自治区级诚信示范企业5020家,以标杆企业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商贸场所加强诚信建设。
四是就业服务优化,精准对接降低用工成本。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等方式,全年征集岗位17948个,成功促成5331人精准就业。持续输送岗位资讯,重点打造“就在马都”微信公众号,连续469天不间断发布招聘信息2223条。在德克隆商超等人流密集的枢纽位置设立3处“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进一步拉近就业服务与百姓的距离。探索“技能培训+云端就业”服务模式,联合4家优质职业培训学校,采用“云端宣讲+线上扫码报名”方式,开展针对育婴护理、机械驾驶、民族工艺制作等6类市场紧缺工种专项培训,吸引农牧民、城镇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6665人次参与,线上互动次数突破390次,成功打通技能培训供需对接通道,推动就业促进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