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这些关键词
2023-12-15 10:54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并部署多项重点工作任务。
针对当下的经济形势,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针对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谈及宏观政策,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哪些重要信息?小编第一时间梳理了各大媒体和专家的权威解读,为您带来全面解读。
关键词一
支持民企发展的整体环境不断优化
会议要求,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此次会议对民营经济给予充分的阐述,提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今年以来,从出台“民营经济31条”和支持民营经济的金融举措25条、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到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决策层不断出大招改善营商环境,这背后,折射出我国“提振民企发展信心”的坚定决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是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二是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通过外源融资帮助民营企业家扩大投资、增加产能、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三是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四是通过深化对接、正确引导,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中提出“两个毫不动摇”,也强调促进民企壮大,来年民企发展将继续受到政策支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认为,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于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从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等民营企业普遍关心关注的领域入手,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在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不仅要体现在政策内容上,更要体现在政策执行中。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在认真研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抓好政策举措落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关键词二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会议提出,“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认为,在数字贸易方面,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在跨境电商方面的优势,并推动数字赋能的服务贸易。同时,还应当继续坚持推动对发达经济体的市场扩展和需求潜力挖掘,并兼顾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应当通过扩大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制度型开放,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进一步促进外贸增长。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既要有一些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更要有‘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落地。”他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新的一年里,巩固外贸外资的基本盘是稳定外贸增长和存量外资,使外贸外资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培育外贸新动能中,服务贸易将成为重要的新突破口,应当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进一步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此外,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数据等新的要素自由流动,需要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需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时表示,在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的过程中,我国将通过加快制度型开放和改革,让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更多相关政策和举措将在明年出现”。魏建国分析称,虽然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但明年外贸趋势有望明显转变。而中国在加大吸引外资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仅会吸引大项目,还会吸引更多海外中小型企业的投资;不仅仅引入沿海城市,也会在中西部落地开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指出,明年会坚定不移打造更好的法治化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到中国来发展,参加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优化消费环境跟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体两面的。经济发展有供给端和需求端,从供给端来讲可能是一些制造企业或者服务提供企业,需要优化它的营商环境,主要还是要做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这样一个整体环境的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