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旅游+”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3-08-02 16:04 来源:锡林浩特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锡林浩特市深挖资源禀赋,以“让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旅游的味道”为目标,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旅游+”的新兴业态,正成为锡林浩特市旅游资源“出圈”的新密码。
“旅游+产业”,助推文旅融合发展。一是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在我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工作要求,锡林浩特市积极参加“吃正宗锡林郭勒羊肉”打卡地评选工作,打造一批标准高、服务好、口碑高的正宗锡林郭勒羊肉打卡地,经过全盟统一评选,我市旗牧羊涮锅、塞伊德蒙餐、绿达楼酒店、额尔敦传统涮4家被评为第一批“吃正宗锡林郭勒羊肉”打卡地。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锡林好礼”文创产品实体店项目。项目以“锡林好礼”为主题,打造本市品牌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综合体现锡林浩特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文创产品。目前“锡林好礼”文创产品已设计完成7大类产品,批量产品货物陆续到达;旗舰店已完成布展,并开始试营业。三是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消费。自今年6月份开始,在马都景区、元和建国饭店、蒙古丽宫、国际商贸城、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等城市的“东西南”五个区域分别启动夜经济系列活动,打响锡林浩特夜市品牌,让来锡游客真正体会到“享受草原、乐在草原、吃在草原、玩在草原”。
“旅游+文化”,树立城市文化形象。一是组织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2023锡林浩特市消夏文化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幸福锡林浩特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截至目前已开展30场演出,观众人数达7万人(次)。二是成功承办“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第33届旅游那达慕锡林浩特市系列活动,活动期间举行了男儿三艺比赛、草原游客三项赛、少年那达慕、草原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活动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20.76万人次,带动消费1.93亿元。
“旅游+非遗”,提升传统文化发展潜力。一是自治区旅游那达慕期间,锡林浩特市在主会场搭建“艾里群”展示展销区,通过“文创+非遗”传统技艺与商业开发的双向奔赴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以“奶茶+咖啡”的方式,向游客展示锡林浩特市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成果,受到游客广泛关注。“草原上的星巴克”视频浏览量达350万。二是组织举办非遗手工艺技能大赛,来自全区各盟市400余名参赛者齐聚一堂,相互切磋绣艺、交流经验,用精湛的技艺展开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大比拼,进一步提高非遗传承艺人技能水平,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大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三是成功举办第四届“哈扎布杯”蒙古族长调、潮尔道大赛,来自区内外70余名长调、潮尔道爱好者参赛。为广大长调及潮尔道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进一步普及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组织开展非遗研学体验、课外实践等活动,让非遗资源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爱好者打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将其转化为旅游文创产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旅游+体育”,解锁发展新活力。一是策划推出千里万人冰雪大穿越活动、六省市冰雪短道拉力赛活动、冰场冰上龙舟赛、锡林郭勒盟第四届冬季运动会系列活动—雪地徒步赛、青少年速度滑冰分站赛和雪合战、雪地足球活动,激发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进一步将冰雪“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二是成功举办第八届大赛马、第十届中国马术大赛。不仅吸引了众多盟内外选手参赛,也带动了外地游客前来我市观光旅游。
“旅游+”正如一双翅膀,带动许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释放强大动能。今年1月至6月,锡林浩特市共举办文化旅游体育活动56场,累计接待游客114.42万人次,同比增长62.78%;实现旅游业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