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效赋能 锡林浩特市高质量推进综治中心 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
2025-05-20 10:03 来源:楚古兰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楚古兰街道始终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坚持“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原则,通过标准化打造、实体化运行、多元化赋能,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街道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阵地建设,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一是严格对标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整合资源,建立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科学设置1个接待大厅以及心理咨询室、品牌调解室、信息指挥调度室等7个工作室,完善了综治中心办公场所功能设置。二是建立完善了综治中心工作职责、社区矫正工作职责、信访代办工作流程等10余项工作制度和流程。实现了综治中心室外有牌子、室内有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方便服务群众。三是综治综治中心设置综合受理窗口,通过首问、登记、梳理、分流的程序接待来访群众。
二、聚焦力量配备,推行“1+11+N”工作机制
“1”是将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指挥部”,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中心主任,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采取街道社会治理办、司法所人员常驻办公,实行“综治中心一吹哨、成员单位齐报到”机制,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实行轮驻+随叫随到的方式安排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11”是指强化街道11个社区,143名网格员联动起来,切实推动“小网格”发挥“大能量”,巧用方式方法,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N”是指协同综治工作人员、楼栋长、专业律师、法律明白人、调解员以及辖区德高望重群众等一切治理资源,群策群力,全力解难,推动街道综治中心工作效能实现“1+1>2”。
三、推进重点工作,提升综治中心工作质效
一是注重法治宣传教育。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包联单位等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进社区等系列法律宣传活动10余次,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注重摸排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网格员、调解员、群防群治队伍职能作用,实现管理、摸排、服务融为一体。定期召开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式分析研判会,分析研判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掌握、早化解、早结案”。三是注重重点人员管控。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体系,发挥“社区两委”、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作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辖区内重点人员进行跟踪了解,建立管控台账,全面掌握人员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有效管控。自2025年街道综治中心自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6件,信访代办47件,化解均为100%。切实解决物业、邻里、合同等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一线,不断夯实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
四、坚持源头预防,实现矛盾纠纷有序化解
街道综治中心实行首问负责机制。首问责任人要耐心做好接待工作。对矛盾纠纷,能当场化解的当场化解;不能当场化解的,做好证据留存、记录、联络和回访等工作。对群众诉求,及时登记,对不能当场解决的,按诉求内容及时“派单”,实现闭环管理并及时跟踪回访。街道2023年成立“路阳个人品牌调解室”。多年来,路阳一直秉承热心、耐心、真心、细心、诚心的“五心”工作法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100余余起,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下一步,楚古兰街道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为抓手,打造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的基层治理枢纽,为群众平安幸福不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