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纪实
2025-05-16 09:25 来源:锡林浩特市委政法委员会 浏览次数:
“枫”景栏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整合资源、运用法治,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草原枫桥”治理模式和品牌,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为工作导向,实现综治中心从无到有、由散到合的规范化建设,全力推动市、苏木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人民群众的诉求有地去、有人办、依法办。
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街道,一支由27人组成的“和事佬”团队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格局。这个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创新“预防-排查-化解-巩固”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6%的亮眼成绩,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
一联动机制破难题,部门协同筑防线
街道综治中心建立“三所一会”协同机制,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强大脑”。通过“四情联判”工作法——社情、警情、案情、舆情深度分析,精准研判矛盾隐患成因,制定“一案一策”调解策略。今年以来,已召开联席会议5次,制定调解策略18项。在处置某重点婚恋纠纷时,正是通过多部门联合制定的“心理疏导+法律调解”组合方案,成功避免了矛盾升级。
二全域排查无死角,织密隐患防控网
由70名网格员200余名楼栋长组成的“平安触角”队伍,构建起“入户走访+智能平台”双轨排查网络。聚焦“三重点”领域(人群、区域、行业),紧盯“四类高频纠纷”(家庭、婚恋、邻里、物业),形成“全量采集-智能分析-分级预警”工作闭环。数据显示,今年排查的75件纠纷中,物业纠纷占比40%,街道据此开展专项治理,推动成立、改选12个业委会,实现源头防控。婚恋家庭纠纷3件(含重点案件1件)、邻里关系纠纷28件,通过前置排查机制提前介入,最终化解率达100%。
三多元调解显实效,专业团队解民忧
街道创新打造“1+N”调解矩阵,以综治中心为枢纽,联动品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组建涵盖人民调解员、“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的特色调解团队。建立纠纷分级处置机制,对96%的普通纠纷实施“社区速调”,对4%的复杂矛盾启动“专家会诊”。在处置房产物业服务纠纷时时,调解团队创新采用“背靠背调解+模拟法庭”方式,通过30余次专业调解最终达成和解。数据显示,30件房产物业服务纠纷全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闭环管理保长效,跟踪问效固成果
调解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案件,一周内回访一次,对于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做好定期回访和后续稳控工作,确保群众满意。针对易反复的家庭纠纷,通过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后续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去存量、防变量”。
站在新起点,宝力根街道正加快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通过打造“品牌调解”服务平台、培育“法律明白人”孵化基地、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指数体系等创新举措,持续完善“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机制,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之路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