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守护草原生灵 共筑生态家园
2025-04-16 09:27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浏览次数:
4月15日上午,锡林浩特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举行野生动物放飞公益活动。
活动中,随着工作人员打开笼门,3只草原雕振翅冲向天际,5只秃鹫紧随其后盘旋而上,最终消失在春日湛蓝的天空中,重归大自然怀抱。
据了解,此次放飞的草原雕和秃鹫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草原顶级掠食者,它们通过捕食草原上的鼠类等有害生物,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从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回归也将有效控制啮齿类动物数量,促进草场植被自然更新。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救助中心内多数野生动物是由热心市民或是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受伤、受困的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它们在这里受到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待恢复了自然生存的能力后陆续回归大自然。
锡林浩特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承担着辖区内伤病野生动物的救治任务,是野生动物重要的“生命驿站”。目前,中心内救护的野生动物已有数十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大鸨,二级保护动物天鹅、蓑羽鹤等珍稀物种均出现得较为频繁,平均每年救助的该类野生动物50—80只。为保障动物健康,中心严格执行每月消毒灭菌制度,建立从接诊、治疗到康复放归的全流程台账管理。
据统计,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接收相关部门、热心牧民及市民救助的野生动物200余只,目前救助站中心内生活着梅花鹿、马鹿、猕猴等暂不具备放生条件的野生动物,它们在救护中心得到了妥善地安置和专业的照料。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近年来,锡林浩特市通过设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强化巡护巡查等方式,不断提高野生动物救护水平和救助成功率,减少野生动物意外损失,有效维护生物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为草原生灵撑起保护伞,助力生态家园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