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春风拂暖 候鸟如约归来
2024-04-15 10:19 来源: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 浏览次数:
候鸟有信,应时而归。在这个春意盎然的迁徙季节,候鸟飞越青山绿水,如约而至,内蒙古锡林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大批迁徙候鸟,成群的候鸟在水面上展翅起舞,嬉戏觅食,静谧的湖水与灵动的鸟儿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生态画卷。
近年来,随着锡林浩特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多。内蒙古锡林河国家湿地公园由于水体温暖,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供候鸟捕食鱼虾及水体昆虫种类全、数量多,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都会吸引大批候鸟迁徙到此地,是候鸟迁徙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并且迁徙到这里的候鸟种类逐年增多,至今已达上百种。
随着候鸟的大量迁入,即将到来迁徙高峰期,不断呈现出生机勃勃、鸟集鳞萃的迷人景象。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工作人员捕捉到的镜头,一起领略候鸟翩跹的生态之美吧!
白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鹮科琵鹭属的大型涉禽,栖息于平原至山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沼泽等湿地,尤喜在河口冲击滩等淤泥或细沙质的滩涂边活动觅食。常成群活动。觅食时在浅水滩涂处边走边左右摆动头颈,微张开嘴用喙的前端探入水底搜寻,触到食物即合嘴捕食。以虾、蟹、蛙、软体类、水生昆虫为食。
凤头䴙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体型最大的䴙鷉,一种游禽;受惊时从不离开水面,而是潜入水中,很少在陆地活动。
鹊鸭:雁形目鸭科鹊鸭属鸟类。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栖息于流速缓慢的河流、溪流、水塘、湖泊等水域。鹊鸭常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性机警,善潜水。鹊鸭主要以小鱼、虾、蝌蚪、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
凤头潜鸭:又名泽凫、凤头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中型潜水鸭。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凤头潜鸭是一种非常优雅漂亮的水鸟,具有观赏价值。
苍鹭:鹈形目鹭科鸟类,大型涉禽。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常活动于沼泽、田边、坝塘、海岸处,多结小群一起生活,常在浅水中长时间停立不动,眼盯着水面,发现食物后迅速用喙捕食。
绿头鸭: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又名野鸭。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喜结群活动,夏季结小群,秋季结大群南迁越冬,春末北迁。飞翔能力强;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擅长在水中觅食。
天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从南方飞向北方繁殖。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灰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
普通鸬鹚: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鸟类,又名水老鸦、鱼鹰、乌鬼、黑鱼郎等。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栖息于面积较大且开阔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通常成小群活动,多时数量可达上百只。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捕鱼后常在水域附近开阔处或树枝上晾晒羽毛。
为更好地维护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锡林浩特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向全市提出倡议:
一、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二、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全面禁食包括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与野鸟保持距离,不干扰野生鸟类的生活、不破坏其栖息地。
四、自觉规范观鸟和野鸟摄影行为,充分地尊重野鸟生活的自然规律,做到绿色出行、文明观鸟、生态摄影。
五、不随意放生野鸟,特别是不要捕捉或到市场上购买野鸟放生。
六、不将野鸟当宠物饲养,要观鸟,不要关鸟。
七、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的野鸟,要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不捡拾鸟蛋,不接触死亡野鸟。
八、发现有捕捉、投毒、猎杀野鸟,破坏野鸟栖息地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丰富的鸟类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自然遗产,我们在欣赏万鸟云集的壮观美景,体会自然生命美丽神奇的同时, 也要承担起保护鸟类资源的重任。让我们携手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建设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