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畜产品篇
2024-01-05 09:48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浏览次数: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因美丽的草原而闻名。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弘扬蒙古马精神,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加大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锡林郭勒羊品牌、马铃薯和民族传统奶食品等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优质农畜产品走出草原,冲向全国。
在现代人的餐桌上,马铃薯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从“消费产品”转向“消费品牌”。2023年8月,“锡林特牧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锡林特牧薯”的含义为锡林浩特市生产的特级马铃薯,外观为椭圆或长椭圆形,个头均匀,薯形好,外皮为黄色麻皮,成熟度好,芽眼较多且浅。薯肉浅黄色,耐储性好。蒸熟后,薯香浓郁,口感沙甜而滑润。
2023年,锡林郭勒盟宏源集团与荷兰爱味客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双方就马铃薯种薯和加工薯供应、马铃薯仓储加工和新品种试验以及绿色能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也让锡林浩特马铃薯从此走上了国际市场。
品牌打响,市场买账,离不开科技赋能产品品质提升。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让荷兰爱味客集团签下合约的是宏源集团新研发的马铃薯种薯。
在内蒙古宏源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万粒微型薯繁育项目基地的繁育棚内,通过高床栽培的种薯幼苗长势喜人。大棚里大约有8—9万株苗,产能大约15万粒,这样的大棚基地目前有24座。
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马铃薯消费市场的变化,人们对中早熟菜用型、加工专用型等马铃薯品种的需求增多。为此,内蒙古宏源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建设了1000万粒微型薯繁育基地,并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马铃薯种薯研发项目,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共同研发马铃薯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及品种选育关键技术以及马铃薯高效脱毒技术和智能化、精准化现代脱毒微型薯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
基地严格按照马铃薯种植“一高二防三净”规范来做微型薯繁殖。“一高”是高床离地栽培,病菌侵害少,能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二防”指防虫防雨,“三净”指基质净、水源净、环境净,在这种温室条件下繁育出的脱毒马铃薯原种,彻底切断马铃薯病毒与真菌、细菌病害的传播途径,从而保证了种源的质量。项目达产后,能够实现年产微型薯1000万粒,用于脱毒马铃薯原种的繁育和原种的试验推广,从源头改进种植质量,增加农户马铃薯种植的优良率,还将有效填补锡林郭勒盟马铃薯脱毒种薯品种不足和市场短缺的被动局面。
一年三餐四季,勤劳质朴的锡林浩特人正在忙碌着将一份份高品质特产从草原运往餐桌,以飨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