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绿色赋能农牧业 科技变成生产力
2024-01-05 09:36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浏览次数:
到了夏天的时候,在锡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场的田间地头常常可以看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稳稳起飞,随着螺旋翼高速旋转,喷出阵阵白雾,均匀地散落下来。在无人机遥控器的显示面板,可以直观地看到无人机的各项飞行数据,电池续航时间、剩余药量、剩余喷洒面积等实时数据也可以一目了然。选择无人机除草,费用降了、效率升了、人工省了。无人机作业不像传统的拖拉机作业要压地,不仅更省地,也更保苗。大面积使用无人机作业,进行除草、打药、施肥,已经成了锡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场科技进田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既降低了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与“4+8+N”合作主体进行合作对接,科技赋能锡林浩特市绿色农牧业发展,近日,锡林浩特市召开科技赋能绿色农业发展座谈交流会议,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潘灿平参会。会后一行深入锡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场、宏源“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首放食品加工园区、锡林浩特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实地调研锡林浩特市科技赋能农牧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以及农畜质量安全检验测试能力。潘灿平教授表示农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质量和绿色发展是目前重要发展方向,并与大家分享了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让大家获益匪浅。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紧紧围绕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一重大任务,以生态农牧业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资源保护利用,构建绿色农业体系。优化设施农业布局,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制定设施种植业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2023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0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2289亩。积极推进智能化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成功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100亩。
推进农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全链条绿色管控,加快构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牧业生产体系。强化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选取采集土壤样本45处,对全市范围内耕地评价区域进行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肥力、pH值等数据收集,选择土壤深度、稳定性等指标对耕地质量打分,耕地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行动,开展耕地合理轮作、筛选种植优质品种,通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圆满完成绿色防控面积1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4万亩任务,病虫危害率控制在3%以内,亩均粮食增产达10公斤。
开展农牧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和储运全过程绿色化,推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年初以来多次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宣传工作,作物收获后派出农技推广员、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指导农牧民开展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目前锡林浩特市农膜回收率达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带动畜牧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繁育质量,锡林浩特市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等深度合作,着力学习先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同期发情等现代繁育技术,预计年内利用技术支持组建具备高繁殖力的乌珠穆沁羊核心群1群,有效提升个体产值,助推现代化肉羊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工程化培育,系统化优质繁育。2014年以来,锡林浩特市深入实施乌珠穆沁羊提纯复壮工程,采取种公羊选留、鉴定、年检、更新淘汰、集中管理、引进扩繁等措施,持续开展基础母羊整群鉴定、淘汰更新等工作,全面扩大优质肉羊规模效益。
推进草畜有机结合,饲草产业保障舍饲育肥发展。自2019年起,实施天然打草场提质增效项目。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毛登牧场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截至目前累计修复治理面积7.6万亩。治理后,退化放牧场干草产量提高50%以上。
2022年,实施毛登牧场1000亩天然打草场提质增效试点项目,通过测土配方、切根、补播等措施,实现天然打草场亩均产量翻一番、增至100公斤,预计收益期可达5年以上。推进牧草平台建设。引进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草畜一体化交易服务园区项目,计划建设30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牧草产品加工中心、1.2万平方米牧草收储库、3万亩饲草料基地,同步打造草畜一体化交易服务云平台。大力发展经济杂交肉羊短期育肥。抓好现有20家规模化养殖场,加大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动养殖、销售、加工环节的紧密连接。
创新牧企联结机制,强化市场经营运作。利用全新交易模式完善牧企联结机制,积极引大扶强肉羊加工企业,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成功举办首届“锡林郭勒羊”推介竞价会,竞价会上7家企业与158家牧户签约,出售肉羊18180只,成交总价超2137.9万元,惠及锡林浩特市4个苏木镇、13个嘎查、158家牧户。以“锡林郭勒草原羊”为核心,在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和引导下,养羊已由过去的自宰自食转变为如今商品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形成了上接企业、下连牧户的肉羊产业链条,成功为企业与养殖户搭建直接交易平台,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巩固扩大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成果,实现企业持续增效、牧民不断增收,全力以赴推动锡林浩特市现代化肉羊产业再上新台阶。
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高娃说:“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为锡林浩特市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企业惠企纾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着力让科技成为生产力,让农牧民生产生活更加轻松。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聚焦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组织推荐诸多科技项目。与此同时,还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接下来,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将按照守住草原生态这个“命根子”、提高母畜比例这个“钱袋子”、抓牢合作组织这个“牛鼻子”、走好农牧循环这个“新路子”的产业发展路线图,推进锡林浩特市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以发展绿色赋能现代生态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突破口,坚持政策鼓励、市场引导、保障服务,突出特优产业发展,着力保生态、保供给、保增收、保稳定、保质量,利用科技创新为锡林浩特市绿色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