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爱民惠民解民忧 五心共育石榴花
2023-05-11 16:01 来源:锡林浩特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一、坚持党的领导惠民心
社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稳稳扛在肩上。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提前研究创建工作,画好创建蓝图,明确创建路径,做好阶段总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走深走实。
二、服务各族群众暖民心
以方便居民办事、提升工作效率为目标,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全心全力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设立“民族团结促进岗”,分类制作各民族居民人口名册,建立服务各族群众台账,赋予网格员民族工作职责,懂政策、会宣传、细排查,定期开展分析研判,仅2022年掌握各族群众需求100多个,全部及时办结,群众满意率百分之百,有力促进各民族团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式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加强卫生健康服务,完善了65岁以上老年人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强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重症精神病人医疗服务。2022年爱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共计544户,地下三水管网、小区道路铺设、照明安装、防水等改造一新,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宣传教育引导润民心
抓住“一周两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建党建军”等关键节点,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社区两委带头进入辖区网格,深入居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发放宣传册2500多册,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宣传单2000多单、悬挂横幅近50条,让党的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广泛开展“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画一幅画”等群众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举办“学党史、颂党情、感党恩、传家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增设团结讲堂,常态化开展民族政策理论宣讲,结合社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基层党支部系统学、邀请居民集中学的学习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开展民族团结大家讲活动,邀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讲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邀请老党员讲革命建设英雄事迹。2023年新年伊始,爱民社区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使命、使命勇担当》宣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四、交往交流交融顺民心
社区文化活动广场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社区三楼设立民族团结图书角、社区三楼设立“民族团结一家亲宣传墙”,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形成民族团结、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和谐氛围。在疫情期间,上门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居民发放医药包70余份。惠民超市是一个城市民族工作的载体,成为各族群众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设立爱心兑换区,鼓励帮助困难群众代购商品,每帮助代购一次为代购人积一分,达到相应分值,可在兑换区兑换商品;设立免费发放区,为困难群体定期免费发放物资;设立平价直销区,凭借爱心卡享受商品“爱心价”,2022年民惠超市为辖区各族困难群体让利近万余元;设立线上购物体验区,通过手机APP,实现线上购买、线下配送,为行动不便的各族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便利的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排队、结账、上下楼不便等问题。成立了科普宣传、消防志愿、巾帼志愿等8支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种类6大类15项,2022年开展志愿服务30次,各族群众互嵌式生活环境不断完善。
五、化解矛盾纠纷贴民心
社区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区稳定,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各调解组坚持依法调解,坚持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2022年至今,共计处理司法调解39件,其中邻里纠纷23件,物业纠纷16件,全力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下一步,爱民社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主线,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夯实和谐美丽社区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