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提产增效项目》解读
2023-07-07 02:54 来源:锡市林草局
一、起草背景
毛登牧场是锡林浩特市管辖的一个国有农牧场,全场可利用草场面积70余万亩,划定草畜平衡区28.47万宙,禁牧区15.8万亩,特殊功能区2.29万亩,打草场31.44万亩,为当地及周边牧民提供了大量优质低价的舍伺、休牧和抗灾饲草储备,在促进锡林浩特市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打草场持续割草利用,草地生产功能的维持和生态功能的提升出现困难,部分地段已经出现退化现象,天然打草场的提产增效已迫不及待,急需通过适度人为干预,培育土壤肥力,复壮优质牧草,实现可持续利用。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后,根据相关意见,锡林浩特市制定了《2020至2021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问题的整改方案》,并依据《锡林郭勒盟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计划将补奖政策的结余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工程建设。经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2023年 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洪定将1518.8万元结余资金用于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提产增效项目建设。
二、重要意义
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提产增效项目将以土壤肥力提升、植被复壮、生产力提高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目标,通过适量增加外源性肥料和物理方法刺激植物拓殖等方式来增加优质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并大幅提高生产力,实现提质增产目的,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草原生态功能。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实现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强化,对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强地区应对生物与非生物等自然灾害能力作出积极贡献,符合落实“五大任务〞 要求,现实意义重大。
三、建设内容
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提产增效项目地块选在毛登牧场生态园区内,由于国封打草利用多年,取多补少,出现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稀疏化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急需通过人工干预措施实现提质增效。
针对植物群落建群种羊草减少植被变得稀疏,生物多样性降低,草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表层有机质减少,土壤N元素限制等问题,根据土壤和植被现状特征及最新相关科学研究成果,选择人工辅助低扰动草原改良与复壮技术,主要技术措施为切根+施肥,以改良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为主,激发羊草拓殖能力,加快植被复壮,以充分发挥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
四、建设目标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指标,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功能,有效增加碳库,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及剧烈波动的能力。项目完成退化打草场提产增效6.2576万亩,项目区草地生产力得以提高40%以上,优质牧草数量增加15%以上,植被盖度提高5个百分点,高度提高10%左右,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元素增加10%-15%左右。同时,项目实施可为周边区域天然打草场提产增效提供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保障。为了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组织协调,派工作组现场办公,加强督查。
(二)技术支撑保障。由组织实施部门聘请技术服务组,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将技术服务的内容、责任、权利以协议的形式加以确定。根据行业专业和对锡林浩特市地区草原保护建设的研究基础,遴选与项目区结合较为紧密的业内科技单位及专家作为主要科技支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