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三个行动”推动“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常态化群众教育生根开花
2025-03-07 09:27 来源: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
锡林浩特市紧扣服务办好“两件大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三个行动”为抓手,在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算好“惠民账”、办好“愁难事”上下功夫、求实效,扎实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常态化群众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宣讲行动“聚思想”
锡林浩特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有形有感有效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作为各级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组建以先进典型人物、苏木嘎查“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党员中心户、社会志愿者为主体的“红书包”志愿宣讲服务队,紧盯分众化宣讲要求,依托“书记讲给群众听”、青年夜校、“送学上门”等形式,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宣讲“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引导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念党好。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打造2部原创全景式情景剧《铸魂·圆梦》《铸魂·初心》,以新中国成立后锡林郭勒盟升起第一面国旗、毛主席为锡林郭勒盟日报题名、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等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组织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演绎,生动诠释草原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让群众在真实情感中感恩党的关怀、感受发展变化、产生情感共鸣,情景剧一经上演在全市各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敲门行动“算细账”
锡林浩特市坚持“普遍适用、简便易行、群众欢迎”的原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清讲明。在全盟率先推广“一卡通”惠民补贴短信宣传工作,统筹调度财政、卫健、农科、民政等10家职能单位,逐项梳理通过“一卡通”发放的各领域惠民政策来源和补贴标准,用群众看得懂、暖人心的朴实话语编制短信提示内容,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有效提高政策知晓率。结合青年群体喜好,创新宣传形式,将惠民政策与本地文创IP“马嘟嘟”相结合,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漫画清单,更加生动形象讲清讲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组织各领域党务工作者、嘎查“两委”、驻村干部等深入小区广场、“车轮课堂”、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蒙古包等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发放“一本发展账”和“一张惠民补贴清单”,并定期入户帮助群众算好生态奖补、社保养老等政策“红利账”,做到“面对面”算清“发展账”“手把手”理清“惠民清单”,切实让群众全面知晓党的惠民政策从哪里来、为谁来、谁受益,确保党的政策和关怀深入人心。
暖心行动“办实事”
锡林浩特市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将讲政策和办实事结合起来,推动常态化群众教育与为民办实事全程交融。对照年度民生事项清单,与住建、人社、市场监管、民政等职能部门衔接联动,2024年推动改造老旧小区54个、免费加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3.3万户、依托“零工市场”精准匹配岗位6300余个、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6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5户,有力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解决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社会化服务欠缺、运输物流成本高等掣肘产业发展问题,鼓励各苏木镇党委、政府大力整合设施、资金、人才等资源,成立社会化服务基地、农牧业公司、活畜交易市场,形成苏木镇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服务、牧民收益的服务格局,同时采取党支部带动专业合作社、企业、牧户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嘎查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推动现代马产业、饲草料精深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落地,2024年全市22个嘎查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88万元,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