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盟从“精”字入手,“实”处发力,不断强化帮扶措施,真招实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为重点群体铺就劳动致富“幸福路”。
以建设零工市场为抓手,为重点群体灵活就业搭建平台。全盟目前共建成零工市场20处,13个旗县市区各建成公共零工市场1处,自发性零工市场7处。为加强零工市场管理,各地零工市场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为零工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快速发布信息、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等服务。线上通过内蒙古“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提供“一网通办”服务,各旗县市(区)同步建立微信群,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就业服务,满足用人主体多样化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灵活就业需求。
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突破,为重点群体拓宽就业渠道。今年,各旗县市(区)政府纷纷出台建设夜市、便民市场、集中摊点群等经营圈政策性文件,鼓励和扶持重点群体从事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等灵活经济业态,同时,通过支持网络营销、直播带货、远程办公、物流外卖、智能服务等新就业形态发展推动重点群体多样化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居家就业。
以落实就业创业惠民政策为重点,为重点群体就业保驾护航。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惠民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密切部门协作,开展职业指导、针对性培训,在提升重点群体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实实在在地落实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重点群体提供生活保障,有效提高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性。
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契机,为重点群体搭建就业桥梁。常态化开展网络招聘及直播带岗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等直播方式搭建就业“云”桥梁,通过直播间互动交流,针对求职者关心的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问题,现场连线作答,精确对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就业。同时,增加线下招聘会频次,开展商贸企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活动,针对性提供人岗匹配、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确保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岗位。
截至10月底,全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60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5406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8776人,全盟脱贫人口务工就业90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