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标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政府办公室 信息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
概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成文日期:2016-03-23 00:00:00 公开日期:2016-03-23 00:00:00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6-03-23 00:00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复杂因素的考验,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谋大事、解难事、办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克服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0.2亿元,年均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1.3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6%。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7:66.1:29.2演进为7.6:50.2:42.2,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畜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五年累计投入涉农涉牧资金51.3亿元,建成规模化养殖场44处,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发展牧民合作组织240家,年均加工活畜270万羊单位,推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羊25万只。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6项,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3户,净增10户,工业增加值达到89.6亿元,年均增长11.4%。煤、电、油、肉等优势特色产业巩固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新能源等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累计投入4.6亿元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2亿元,年均增长13.6%。草原旅游持续升温,“十二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90亿元。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5亿元、285.1亿元,盟府中心城市的集聚吸纳、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现代物流园区成为全区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晋升为自治区级物流园区。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1亿元,先后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新增输变电线路2050公里、光缆2130公里,网络覆盖率超过90%。锡多铁路、锡乌铁路、锡张高速建成通车,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376公里,新增159公里。开通运营航线6条,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95万人次、货运吞吐量8335吨,较“十一五”分别增长5.8倍和24.1倍。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资 156 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37.6%和46%。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7.5平方公里拓展到45平方公里。新改建城市三水、供热、燃气等管线321公里,改造老旧小区34.5万平方米,新增供热能力8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9平方米、16.3平方米和35.7%,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8.4平方米、8平方米和5.5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了绕城水系、街景改造、夜景亮化、锡林郭勒体育中心、动植物科技园、锡林湖景观带、U型城防林等一批精品工程,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集中整治市容市貌,建成自治区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监控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始终保持在100%,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称号。 

    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累计新建牧区公路513公里,改造牧区危旧房5517套,实施“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现代肉羊等财政奖补项目155个,解决了2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消除了牧区无电户。建成暖棚、畜圈、储草棚等236万平方米,实现了大型抗灾储草基地全覆盖。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9亿元,牧区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五年来,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5亿元,完成生态治理工程86万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2027万亩,被评为“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完成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0平方公里、矿山排土场治理15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5.47%和42%。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四)民生保障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市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7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76倍,一系列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362元和9527元增加到36472元和20635元,年均增长11.3%和16.7%。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3%以内,被评为“自治区级创业型旗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参保人数达到11.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新建锡林颐和苑、爱祺乐等养老机构,开设“12349”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2.3亿元,低保标准年均提高14%。投入资金13.7亿元,新改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0所,新增校舍面积20.7万平方米,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投资4.2亿元新建新区医院,新改扩建66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牧民免费体检3万人次,发放健康小药箱5000个,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推出全国首创大型马文化综艺演出《千古马颂》。投入资金2亿余元,规范提升了全市物业管理水平,优化了市民公共出行环境,改善了城市饮用水水质。投入扶贫资金7.2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529人,发放困难家庭燃煤补贴580万元。完成棚改拆迁18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返迁楼18507 套、公租房960套,改善了居住条件。 

    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投资5000万元,全市社区阵地建设基本达标。加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力度,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圆满完成国家、自治区领导视察,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妥善处置了各类应急事件和自然灾害,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统计审计、工商物价、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妇女儿童、残疾扶助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五)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环境更趋优化。实施改革事项164项,形成成果130个。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显著。生态文明、财税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围绕规范行政行为、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制定出台近30项制度措施,提升了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被国家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加强对外往来,与蒙古国罕乌拉区、乔巴山市建立友好城市。积极开展项目对接,累计引进区内外资金537亿元,是“十一五”的2倍,年均增长13.8%。争取各类资金105.4亿元,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画上圆满句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4%。 

    一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率超过95%,实现产值170亿元。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拉动工业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电源基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锡盟至山东济南特高压和神华、大唐、北方电力、蒙能4个坑口电厂开工建设,锡盟至江苏泰州特高压获得核准。大庄园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基本建成,上海电气、明阳新能源装备制造,临近空间飞行器组装等项目有序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孕育。出栏牲畜105万头只,加工活畜260万头只。完善企业与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全产业链可追溯羊10万只,实现了优质优价。粮食蔬菜产量达到8.6万吨,本地供给水平大幅提高。电子商务迅猛发展,3个电子商务平台开通运营,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安快、天亨、民禾等物流园区优化整合、转型升级工作进展顺利。马都广场、野生动植物观光园、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等项目积极推进,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 

    二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财政投入建设资金13.6亿元,有效提升了盟府中心城市整体形象。拓宽改造主要街路3条、右转车道42个,打通主干道3条,顺畅了市区通行。硬化铺装人行道63万平方米,改造小街巷5万平方米,新改建水源井7眼、三水管网19.6公里、供热燃气管网13.4公里,清理井室1800座,实施老旧小区节能改造19万平方米,改善了居住环境。申请到位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贷款10.45亿元,新开工返迁楼2840套,分配入住2659套。开通房产证办理绿色通道,办理房产证12200本。完成锡林浩特煤矿棚户区改造305户。实施城区绿化212万平方米,提升了绿化档次。启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集中清理城市及周边积存垃圾13.8万吨,出台10余项城市管理制度办法,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本级财政投入补贴扶持资金1530万元,集中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居民反映较多的老旧小区、弃管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投资6.99亿元,实施牧区嘎查、分场、居委会的“十个全覆盖”和环境治理工程,覆盖率达100%,牧区面貌明显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锡二铁路全线贯通,新增至乌兰浩特等地客运专线,丹锡高速锡林浩特段完成基础工程。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350人。发放创业贷款1亿元,扶持创业1290人,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社保水平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80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降低20%。社会救助标准稳步提升,全年发放保障救助资金6342万元。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增加养老床位32张,高龄和公交补贴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脱贫304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适龄幼儿入园率9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高考本科升学率和重点院校考录实现重大突破,锡林郭勒职教中心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验收,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政策有效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项目进展顺利,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成功举办大型文体活动13项,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是重点改革成果显著。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6719户、注册资本28.3亿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减免税费3.75亿元,帮助融资14.6亿元,宏源牧业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精简整合行政审批事项180项,精简比例45.2%。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不动产登记局,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财政金融改革,扎实开展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集中采购等工作。完善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嘎查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组建生态保护局,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嘎查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发放林权证722本。取消校长行政职级,公开聘任中小学校长。积极推进足球改革,10余座笼式足球场投入使用,4所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五是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审核把关各类合同文件380余件,完成全市35个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清单梳理公示工作,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集中审批各类许可、服务事项67万余件,审计政府投资项目涉及资金近40亿元。“三公”经费下降12%。深入推进三严三实、干部下基层活动,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帮助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88亿元。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圆满完成嘎查和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社区民选干部、嘎查两委班子报酬待遇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5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60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各位代表,回顾“十二五”,我们深切感受到,“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我们成功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观摩组的现场观摩检查,成功承办了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国马术大赛、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会活动,充分展示了发展成果,全面提升了发展水平,有效扩大了对外影响。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的统一部署,举全市之力,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得到自治区和盟委、行署一致认可和肯定。“十个全覆盖”的深入实施,使我们的牧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牧民生活和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干部职工得到历练,党群干群关系高度融洽。回顾五年来的业绩,我们倍感欣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盟委、行署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为我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锡林浩特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宏观环境仍然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财政增收压力巨大,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环境还需优化,政府职能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必胜信心,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集中优势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特色鲜明、城乡功能提升、生态环境优美、民生事业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小康社会各项监测指标全面完成,地方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区前列。 

    (二)转型升级取得突破。现代农牧业加快推进,工业发展迈向新阶段,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与品牌化发展,加快能源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提升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美丽牧区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格局。 

    (三)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改善,力争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和10.4%,收入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盟府中心城市服务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水系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工程,提高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执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协调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牧区公路、旅游公路、铁路通道和能源通道建设,完善矿区、园区铁路专线,推动机场扩建升级,早日开通进京客运和国际航线。加强城网改造和农网建设。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信息通讯网络,实施大数据战略,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六)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发展活力和行政效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双创”,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总体看,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区位条件,在推进国家清洁能源输出、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加快发展蓄积了巨大的动能;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东北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加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环境;中央、自治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等战略,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国内消费结构全面升级,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上级各项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投资,着力蓄积增长后劲;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发展活力;改善基础条件,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加大民生改善,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5%,新增就业4000人,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调整优化存量经济。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监测调度,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降低企业成本。认真开展降本增效行动,严格落实简政放权、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电力价格、物流运输等政策,打好“组合拳”,全力帮助企业去除杠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对资不抵债、连年亏损、恢复无望的“僵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破产清算等措施,依法淘汰退出。积极引导企业通过降耗增效、提档升级、兼并重组、转移发展等措施,重新焕发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将去库存工作与棚户区改造、户籍制度改革、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通供需通道,释放有效需求。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顺应市场规律,合理调整营销策略和价格,提高商品房成交量。 

    培育经济增长动力。抓好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推进机制,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8项,完成投资172亿元。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做好项目跟踪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见效。抓好投融资。认真谋划PPP模式、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融资新渠道,加大与股份制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和券商的合作,缓解财政资金短缺压力。积极释放良好的市场预期,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抓好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项目对接力度,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资金超过110亿元。抓好消费引导。围绕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目标,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快递物流、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新型消费业态,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强化发展保障能力。畅通铁路运输通道,锡二铁路上半年投入运行,争取开工大唐东二号铁路复线、锡凌煤矿铁路专用线,做好至张家口快速铁路、集通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前期及实施工作,确保纳入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推动丹锡高速锡林浩特段年内建成通车,加快锡林浩特至别力古台公路建设进度。提升全市配电网负荷接带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档升级牧区电网,提高网电覆盖率。实施生态水系、外环农牧区防洪、巴彦宝力格水源地供水、京津风沙源水利水保、牧区节水灌溉、山洪防治等水利工程,提高供水保障和防洪除险能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坚持调结构与补短板并重,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一是做强一产,推动牧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按照“科学规划、群众主体、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原则,抓统筹、补短板,切实改善牧区基础设施和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牧区公共服务水平。计划投资6.48亿元,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基本解决牧区饮水安全和无房危房户住房问题,修建乡村公路302公里,街巷硬化80公里,接通网电、大功率风光互补720户,新改建通讯铁塔9座、幼儿园1处、文化活动室12处、卫生室7处、便民超市10处。同步实施以“三拆三清三改四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除废弃房和危旧土房27万平方米,改造院墙19.7万延长米,硬化路肩、小广场23万平方米,实施房屋保温2000户,建设环卫设施70处。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加强工程管护,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牧区环境长效管理。 

    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推动规模化养殖场扩产增效,力争全年舍饲养殖规模达到90万头只,牧业年度牲畜不超过170万头只。鼓励“四季出栏、均衡上市”,提高畜牧业效益。稳步扩大优质肉牛、马的饲养规模,积极探索“以小换大、减羊增牛”,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完成黄牛改良4.4万头,肉羊经济杂交10万只,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储草棚4000平方米、暖棚3万平方米、围栏封育5.7万亩,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加大蔬菜检测力度,全年上市蔬菜5000万公斤。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大庄园牛羊肉产业示范园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市区内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搬迁工作,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效益。建立完善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多元联结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打造高标准家庭牧场20户、规范化合作社20家,全年出栏牲畜100万头只,加工活畜400万羊单位。年内实施可追溯肉羊10万只。依托“中国马都”品牌,推进良种马繁育、马产品开发、马竞技活动,积极发展休闲牧业。 

    二是做长二产,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严格控制初级产品产能盲目扩张,突出技术创新,大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二产向中高端迈进。集中打造煤电产业基地。积极协助西二、西三号露天矿完善手续,推进乌兰图嘎煤矿和锡凌煤矿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原煤产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锡盟至山东济南、至江苏泰州2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和神华、大唐、北方电力、蒙能4个坑口电厂建设,确保2017年投产见效。积极争取锡盟至张北至赣州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项目。原油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推动明阳集团装备产业园、上海电气集团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临近空间飞行器组装等项目投产运营,引进实施风机叶片回收综合利用和大型设备维修项目,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比重,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风电、光电项目建设指标,力争年内海装、明阳等风电项目获得核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粉煤灰、石膏等综合利用项目,打造工业固废循环示范产业基地。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项目和产业准入门槛,在清洁能源、矿产冶金、互联网+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大项目、好项目。实施金属和非金属矿资源整合,提高资源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条。组织实施好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声鹭追溯防伪系统平台、远景新能源智慧能源管理中心等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推动莱根基因生物健康产业项目,构建优势健康产业。加大园区优化整合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园区产业吸附和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做大三产,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新调整定位和提升物流园区功能,整合物流资源,发展保税、冷链、仓储、配送服务,形成布局合理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中东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区域性物流集散地,中蒙重要的物流节点。加快现代与民禾两个物流园区整合工作,引进“一关两检”总部机构,推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充分发挥安快物流园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推动小微实体创业园建设。完成天亨物流园区后续工程。 

    繁荣商贸经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打造自治区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年内新入驻企业60户以上,网上交易额突破亿元。鼓励发展城市快递和牧区电商产业,支持畜产品、民族特色商品线上线下展示销售有机结合,畅通销售渠道。启动玉玺财富广场项目。升级改造专业市场。集中整治餐饮住宿业服务质量和环境卫生,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进一步完善马都广场基础设施,精心打造白音锡勒御马风情小镇,建设马文化特色旅游景区。推动锡林郭勒野生动植物园开园,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探索推进跨境旅游、冰雪旅游,全力打造“锡林风景线”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好中国·锡林浩特国际游牧文化节、中国马术大赛等大型文体旅游赛事,创新营销理念,依托《千古马颂》和中国马都大赛马等品牌赛事活动,充分展示城市形象,提升旅游影响力。加大旅游景点、景区和牧人之家综合整治力度,抓好旅游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全年旅游收入突破70亿元。 

    (三)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投入4.31亿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绿化、水系治理等生态重点工程12.1万亩。认真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序推进草原确权承包换证登记工作。规范草牧场流转和天然打草场管理。加强森林草原防火、林木后期管护等工作,保护好生态建设成果。严格落实矿区复垦绿化、排土场治理等各项措施,努力打造绿色和谐矿区。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序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督促涉气排污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完成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推进新区污水处理厂验收审计、提档升级,加快大庄园等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园区企业达标排放。对储煤场、建筑工地等进行抑尘处理,降低扬尘污染。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问题。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严格执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等工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强化建设管理,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大力推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坚持“民生城建”理念,以统筹规划为龙头、重点项目为突破、精细管理为保障,突出盟府中心城市职能定位,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打通希日塔拉街、天津路、重庆路等7条道路,完成那达慕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修建道路9.8公里,铺装改造人行道64万平方米,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新改建三水管网68公里,实施供热管网切改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四号湖景观改造,建设重点区域绿地,实施城区园林绿化38公顷,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施零散楼栋、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和环境改善20万平方米。扩大居民管道燃气覆盖范围。用好用活棚户区改造资金,年内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064户、锡林浩特煤矿棚户区改造1000户。做好企业搬迁和停缓建楼房启动工作,谋划实施新区地下管网、路面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儿童乐园和花卉市场建设,积极引进商业综合体,建设高档咖啡厅、茶吧等市民休闲场所,满足市民和游客不同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品质。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从环境卫生、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物业管理、交通秩序、停车管理、广告牌匾、回迁安置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入手,结合创城工作,开展集中攻坚,强化督查指导,确保城市整体面貌实现显著提升。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管理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依托大数据建设,加快实施“智慧锡林浩特”,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管理向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五)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牢固树立民生优先工作导向,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计划投资2.07亿元,实施教育重点工程12项。推动4所城区、7所牧区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启动锡林浩特市幼儿园迁建工程,学前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完成第二、第三小学标准化建设,开工建设锡林小学,年内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力争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75%,再现新突破。加强蒙汉“双语”教学,打造精品民族教育学校。大力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残疾儿童受教育需求。有效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业园区作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年内发放创业贷款1亿元。认真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转移进城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征集就业岗位1.8万个。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全民参保。提高低保、五保、三无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残疾人等特困群体救助力度,扩大高龄补贴覆盖面和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加快锡林颐和苑养老中心建设,提档升级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基础设施,推动锡林牧村老幼院投入使用。 

    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深入推进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年内完成市疾控、市妇幼综合楼建设,实施宝力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嘎查卫生室新扩建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盟直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实施专家坐诊和双向转诊。推动蒙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综合水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持续开展牧民免费体检工程,扩大健康小药箱发放范围。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建设,配备完善嘎查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继续组织好“锡林河之夏”、“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文化惠民工作,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文物普查工作。大力发展足球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年内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式,通过产业帮扶、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社会保障、金融扶持等措施,确保全市现有在册311户895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调整改革各项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适当提高社区、嘎查等基层工作者和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薪酬待遇。严格执行“三牧”各项补贴政策,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预警和处置机制,提高应急能力。有序启动“七五”普法各项工作。积极督促企业配建,确保年内社区阵地全部达标。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依法维护信访秩序。深入推进平安锡市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推进电子化全程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年内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分级量化管理达标单位达到95%以上。加大宾馆、洗浴等公共场所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认真做好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六)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内生动力。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体系。按时完成公务用车改革任务。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争取多数央企分支机构变更为独立法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全市预算单位财务统一集中核算,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严格政府债务管理,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范围。加快国有农牧场改革,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牧业集团。加强与上级改革工作的有效衔接,在价格市场化、牧区垦区、林区、城市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注重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更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参与中蒙草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推进与蒙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全面提升向北开放水平。积极推进锡林浩特机场航空口岸建设,早日开通国际航线。充分发挥电价、土地等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00万美元。 

    (七)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法制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有机统一,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看齐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职尽责,把政府工作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组织实施政府协商计划,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 

    强化作风建设。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化“干部下基层”活动实效。大力倡导“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精神,始终把心思和劲头放在真抓实干、干事创业上。强化跟踪问效,严格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律,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和庸政懒政,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解决民生实事。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公职人员监督教育,严守“底线”、筑牢“防线”、不触“红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各位代表,信心凝聚力量,实干成就伟业。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及缩略语解释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三去一降一补。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6、“一带一路”。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东盟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其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多边交流。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7、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8、互联网+。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10、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1、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12、六个精准。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3、五个一批。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4、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分别指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15、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 

16、基本药物零差率。指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实行全部药品按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产生利润。 

17、先照后证。是从事后置许可经营项目的市场主体,先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许可审批手续。 

18、三证合一。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19、一照一码。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20、僵尸企业。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21、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22、一关两检。指的是海关、边防检查站、检验检疫局。 

23、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24、医联体。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 

25、明厨亮灶。是通过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的建设,让消费者可直观看到菜品的切配烹饪、冷食类和生食类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等。   

26、三拆三清三改四化。即拆除危旧土房、残垣断壁、破墙乱院,清垃圾、清杂物、清柴粪,改院墙、改厕、改圈,绿化、亮化、美化、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