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标题: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01166760-1/2023-00004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锡林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概述: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2023-01-09 00:00:00 公开日期:2023-01-09 17:46:34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锡林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3-01-09 17:46 浏览次数: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2日在锡林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面对疫情防控的重任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盟行署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全年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15.5亿元,增长6.8%(现价增速,下同)。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8.7亿元,增长7.5%,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42.3亿元,增长7.7%;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6.4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4.8亿元,增长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5.8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3.2亿元,增长2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50572元,增长3%。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34790元,增长5.5%。

  (一)现代农牧业稳步发展。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减羊增牛”战略成效显著,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完成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规模化养殖提档升级。引进良种肉牛420头,新增肉牛核心群2群,新建谷饲羊基地2处、饲养规模超26万只,牧业年度牛存栏13.42万头、羊存栏108.44万只,牛羊存栏比优化至1:8。出台草饲羊产业扶持政策,大庄园纳入草原羊追溯工程。全年加工生态肉羊158.8万只;本地羊源就地加工量同比增加31%,精深加工率达70%以上。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构建乌珠穆沁羊联合育种体系,新建乌珠穆沁种羊场、安格斯种牛场各1处,新建黄牛冷配站点37处、完成冷配3.1万头,良改比重、繁成率分别提高到97%和85%。动物疫病防治保障有力。全年免疫畜禽786.3万头(只、峰、羽)次。其中重大动物疫病免疫434.9万头(只、峰、羽)次,重点动物疫病免疫351.4万头(只、峰、羽)次。奶业振兴和马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首放·锡林郭勒奶酪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12家奶制品生产企业入驻园区,9家企业纳入民族奶食品加工标准化试点项目,3家企业获得“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授权,乳品年加工能力超3500吨。出台《现代马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牧业年度马存栏增长12%、优质马种占比50%以上。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4万亩,粮食产量3.5万吨,经济作物产量5万吨,人工饲草料产量1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0.8万吨。

  (二)工业结构优化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运行,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0.2%和62.4%,伊鑫肉业、神华电厂实现提限纳统。新能源产业提速发展。聚焦“双碳”目标,大力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值总量进一步提升,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2.4%。获批新能源发电项目117.6万千瓦,蒙能5.97兆瓦光储电站并网发电,泰富100万千瓦风电、智跃20兆瓦分散式风力发电等重大支撑项目开工建设。泰富、京能总部经济项目加快推进,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整体迁锡,全盟新能源运维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远景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联动天翼储能电池组装、泰富共享储能站、天顺塔筒等新能源装备制造“补链”项目有序推进。中材叶片完成升级改造,获批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明阳电气、海装风电获自治区绿色工厂认证。年内新能源装备制造加工量超过1400台套,基本实现风电装备产业主要大部件本地化生产。巩固传统能源产业。大唐东二矿复工复产取得实质性进展,5家能源企业完成本年度节能技改任务。煤炭产量达4700万吨,电力、石油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4%和41.4%。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兴建、家鹏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废弃采坑生态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力促进开发区扩容提质。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破题起步,区域评估进入收尾,蒸汽管网投入使用,雨污配套、输电线路迁改、美化绿化、园区道路升级等工程稳步推进。成功盘活2家沉寂10年以上“僵尸企业”和1家停产企业,预计园区规上企业产值、税收分别突破200亿元、10亿元,增长率均超30%,亩均产值达140万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倍。

  (三)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凸显。全力推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发展,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文化旅游业稳步发展。“旅游+马文化”加快融合发展,精彩承办自治区第32届旅游那达慕、万里茶道·2022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成功举办2022锡林郭勒草原祈福迎新年、首届奶酪文化节等20余场文旅活动,马都不夜城的投入运营,“锡林河之夏”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消夏生活。全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有序发展。盟府中心城市商贸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传统服务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新型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网络零售额突破8亿元,增长20%,占全盟比重超60%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业运行平稳。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货运量达23.6亿吨,年产值达675万元。金融业稳步增长。持续做好各类市场主体金融需求对接,拓宽线上服务渠道,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和11%。房地产业呈下降趋势。房地产成交率下降明显,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0.5%和37.0%。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40%,对服务业总体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四)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2022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6项,计划总投资151.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83.5亿元。

  2022年,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106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84.3亿元,完成年内计划投资的101%,其中,盟级重点项目20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55.4亿元,完成年内计划投资的101.8%。按投资规模划分,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6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71.6亿元。按建设性质划分,续建项目27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6.2亿元;新建项目79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78.1亿元。按资金来源划分,政府投资项目64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12.8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2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71.5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增长6.6%,对投资起到拉动支撑作用的依旧是第二产业。其中,锡林浩特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建设、1.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第一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占比0.7%。泰富100万千瓦风电、胜利能源露天排土场光伏发电、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生产设备购置等第二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占比71.9%。盟蒙中新校区建设、市第十三小学等第三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占比27.4%。

  (六)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交通网络进一步升级。太锡铁路开工建设、锡林浩特机场改扩建项目快速推进,机场旅客吞吐量单日突破3000人次,运输生产数据再创新高。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完善,新建农村公路1.8公里。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全市5G基站建成总数达到785座,开通运行630座,开通运行率达到95%以上,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防洪体系逐步完善。完成奶牛场河治理、额木和南沟治理等防洪工程,葛根敖包防洪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人行道维修、中水处理厂建设、草原公园提升、供热管网改造等29项城市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实施城市建设更新工程,完成投资21.8亿元、增长34%。实施平房区环境改善574套,改造老旧小区84个,受益群众超1.5万人。升级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3条断头路全线贯通。提档升级4个城市公园,新建3个微型公共绿地和3个特色“口袋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超4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2%。新改建地下“三水”管网10公里,城区主要干道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实施燃气供热管网38公里,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增长11个百分点。

  (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继续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印发《锡林浩特市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3.0版)并加强调度,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64项特色应用接入“蒙速办”,网上可办事项达99.4%,高频事项网办率增至93.4%,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过程网办。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更加优化。开办企业时间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一般社会投资核准、备案项目审批总时限分别压缩至40个、30个工作日,一般财产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制定执行《锡林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政府采购领域采用不见面开标方式比例达100%。成功举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宣讲活动。

  (八)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坚持民生优先导向,6项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完成,民生支出占比达71.3%,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全市幼儿园达到5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5所,民办幼儿园3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新改建学校10所,第十三小学全面完工,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开工建设。落实全盟教育系统“精细化管理”和“教学常规落实”两个专项行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开展各中小学科集体备课4300余次。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下的中高考,本科录取率达8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坚持就业优先,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各类创业就业补贴资金789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为锡林郭勒盟籍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54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21%,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格局进一步得到巩固,连续1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7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共发放养老金6亿元。推进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和救助帮扶全盟试点工作,低保标准提高到800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877.2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2314万元,惠及近5000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4%,累计建立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5.0万份。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结算,“家门口”“送上门”医保服务全覆盖。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牧区》《对话》荣获自治区地方戏优秀剧目7个奖项。“学习党史·缅怀先烈·放飞理想”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入选全盟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社教案例。成功举办“冬奥冰雪延长线”等20余项群众性文体活动。

  (九)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1亿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5个,激发牧区发展新动能,惠及牧民超2200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建立健全防贫保障机制,制定《锡林浩特市2022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方案》,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累计将72户201人纳入防贫保险保障范围,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0.7%。示范引领初见成效。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2个盟级乡村振兴示范嘎查建设全面完成,5个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嘎查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嘎查2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改善牧区人居环境,建立了处级领导干部包联嘎查(分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成牧区户厕新建改造260户、普及率达48.9%。通过政府购买、组建形式,建立22支社会化服务队,探索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采取“牧户门前设置垃圾桶、社会化服务队负责收集运输”和“嘎查集中收集、苏木统一运输处置”模式,推动牧区生活垃圾有效处置。

  (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贯彻落实全盟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和锡林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在新能源高端化产业链、清洁煤电一体化产业链、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品牌化产业链、生态文化旅游优质化产业链、特色马产业链等优势特色产业链上谋划包装招商项目50余个。通过来访、来电、网络等方式,共接待企业150余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3次,其中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0次,请进来招商23次。实现远景科技集团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内蒙古森朗包装有限公司年产1400万平方米包装纸箱、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废弃采坑回填治理、泰富能源有限公司智慧运维中心等招商引资项目签约17项,签约资金达145亿元。引进到位资金44.4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冠疫情等复杂环境的考验下,仍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缺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后续支撑乏力;二是传统能源行业占比仍然较高,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产业链能级不高,制造业总体高端化不够,头部企业偏少;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消费市场整体偏弱,缺乏新的消费热点;四是招商引资成效还不够明显,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五是旅游产业化差距较大,沉浸式体验不足,业态和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六是民生领域短板还需加快补齐。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持续改善民生,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不折不扣坚决完成“五大任务”,认真落实“七个摒弃”和“四个重大原则”,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锡林浩特新篇章。

  按照上述要求,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初步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6%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增长6.9%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3%以上,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6%以上。

  (一)加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坚持“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同步发力,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长做优做强农牧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持续优化畜种结构。巩固“减羊增牛”成果,引进良种肉牛500头,完成黄牛改良6.3万头,新建肉牛核心群2处。提高肉羊核心群质量,打造北部自繁自育,南部集中舍饲的养殖格局,新建核心群78群,新增舍饲养殖9万只。用好草饲羊产业扶持政策,加工草饲羊65万只。加快补齐奶源缺口。提升奶源畜种自主繁育能力,扶持奶制品小作坊,推动驼乳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成投产,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处,引进奶牛0.21万头、存栏突破1.55万头,奶类产量稳定在8.64万吨。加快马产业发展。做好蒙古马、锡林郭勒马品种保护,推进马品种繁育,壮大马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推动马产业企业开发适销产品,畅通销售渠道,打造“中国马都”特色马产业品牌。稳定种植业发展。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保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新建高标准农田0.8万亩,稳步推进设施蔬菜种植产业。

  (二)保持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强化传统能源支撑。推动大唐东二矿复工复产,确保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5200万吨以上。加快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全方面技改,提升单井原油产量。推进吉尔嘎朗图煤层气项目建设,建成国内首个低煤阶煤层气田。做大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自治区鼓励新能源发展机遇,推动泰富100万千瓦风电、智跃20兆瓦风电、胜利能源露天排土场光伏3个项目投产发电,新增新能源装机117.6万千瓦,全力打造服务全盟、全区、全国的清洁能源产业示范区。做强装备制造业。推动远景风储一体化高端总装基地、联动天翼储能电池组装、泰富共享储能站、天顺风能塔筒制造运维销售一体化4个项目投产运行,支持中材、明阳叶片生产企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好新能源产业链延伸。推行“新能源+装备+储能+运维”发展模式,促进泰富能源智慧运维园区、京能绿电控制中心项目全面运营,推动明阳叶片新能源运维服务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盟新能源运维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开展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等煤电固废的精准管理和阶段利用,积极开拓高端建筑材料等新兴领域,围绕4座电厂建设煤电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支持兴建、家鹏、中琛绿能等企业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建筑石膏粉、轻质骨料等绿色建材。严控高耗能产业。新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必须达到国家先进标准,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继续保持全市无违规上马“两高”项目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步伐。对传统服务业变革挖潜,扶持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市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锡林浩特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不断健全旅游业体系。完成南山体育公园、白银库伦旅游公路、智慧文旅云平台等5个项目,实施柳兰开发、白银库伦草原火山旅游景区2个项目,促进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加丰富。全力举办好第十届中国马术大赛、第八届中国马都大赛马、“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中国马都文创节等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马都”品牌影响力。稳步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和不同人群实际需要,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扩大消费规模。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支持发展直播经济,培育壮大网络零售。支持大型商超等传统商贸流通实体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升级,依托微信、线上商城、APP等线上平台逐步推行新零售,实现零售业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借助盟府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积极打造覆盖全盟、带动周边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壮大新兴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扶持各类新兴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快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传统消费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和不同人群实际需要。

  (四)发挥重点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开门红”的重要抓手,2023年初步计划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88亿元以上。提高项目谋划能力,充实项目储备库,做到谋得准、谋得实。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调度,本级层面手续加快推进,盟级重点项目4月15日前实现全手续开工。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加大向上跑力度,聚焦生态环保、城市管网、旅游康养、民生改善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大盘子”。强化要素保障,统筹能耗、土地、电力、水资源要素保障,加大跟踪服务、政策支持和包联帮扶力度,让好项目能落地、好产业有空间。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手段,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确保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

  (五)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交通方面,加快完善项目手续,配合推动太锡铁路、站前广场人防改造及市政配套、火车站东站、机场改扩建等工程。有序实施国道207水库至豁子梁段、国道331阿尔善宝拉格至别力古台公路项目,完善公路网络体系。电网、通讯方面,组织实施马都110千伏输变电、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农网改造、新能源转网电等供电工程,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持续推动国省干道沿线手机信号盲区消除工作,力争实现主要国省干道沿线手机信号全覆盖。水利方面,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完成葛根敖包防洪工程规划编制,优化锡林河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守住防洪安全底线。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行为,确保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启动城市提升改造行动,围绕能源、给排水、市政道路、环境卫生等领域,实施城市重点项目58个。开展老旧小区、平房区改造工作,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6个、平房区改造100户。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全面完成自建房排查录入工作。有序推动美化亮化、城市路灯改造、公园游园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抓好供水管网、供热管网、燃气管道升级改造,解决群众用水用热用气问题。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巴彦宝拉格水源地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保障能力。提档升级公厕38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以上,提高城区环境卫生水平。牧区基础设施方面,实施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水源井63眼、储水窖78座。深入开展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户厕改造和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提高牧区社会化服务队伍服务频次,完成户厕整改150户、新建户厕170户。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巩固在90%以上。完成4条牧区公路建设,不断拓宽乡村振兴“幸福路”。

  (六)扎实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0个。深化联牧带牧机制,依托牛、羊、马、草等畜牧资源,组建领军型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紧密型牧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70%以上。全方位提升教育水平。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振兴幼儿园、楚鲁图幼儿园、团结幼儿园建设,推动第五中学、十五小学主体完工,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785个,实现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55%。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努力让孩子学得好、学得会。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劳动市场供需匹配,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600人次。严格落实农牧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常态化根治欠薪工作,保障企业和农牧民工合法权益。完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和应急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阶段下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社会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储备,保护重点人群安全度过新冠疫情,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实现城区中蒙医药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城市医疗集团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鼠疫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强化医保社保基金监管,依法打击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健康运行。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主题惠民文化活动,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举办“锡林河之夏”消夏文化节,组织惠民演出100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档升级公共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共享,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带动全民健身热潮。

  (七)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方法,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展填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年内签约落地项目 10 个以上,力争引进到位资金 56 亿元以上。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科学谋划一批成熟度高、可行性强的高质量项目,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精深加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增强招商引资的精准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蒙东辽西、呼包鄂等地区合作,精准寻找目标企业与本地的契合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处理好“招商与留商”关系,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营造办事更加便利、准入更加公平、监管更加公正的市场环境,大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坚持无事不扰、有诺必践,以招商引资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